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一百八十六章 哥是李道夫(3/4)_草清_我读书
第一百八十六章 哥是李道夫(3/4)
了广东全省商货流通量的十分之一,涉及的白银相应也有三四百万两的规模。 当关蒄核算出这样的数据时,李肆就知道,时已经成熟了。 他要以资本搅动满清的酱缸,实业只是基础,用上金融段,将现在的几百万两,未来的几千万两银子握在中,这才是真正的搅史棍。 那要怎么做呢?抢?他又不是李自成……李肆要靠的是另一个字:骗。 前世老美有位高人,名叫麦道夫,李肆很钦佩他,靠简单的庞氏骗局,居然能揽到600亿美金。 李肆当然不是麦道夫,尽管段和他一样,但是结果不一样。因为在这个时代,资本能经过有效运作,20%的年利完全就是保本点,这比麦道夫最初许诺的1%月利高多了。 可麦道夫的段,也不是直接用出来的,李肆的“金融诈骗”是一套组合拳。 首先是票号,这时代还没有成熟的汇兑票号,李肆自然占了先。建立了“三江票行”,先期在长沙、南昌、桂林、韶州和广州等地设立分行,让相熟的商人在各地存入银子,拿到汇票,再根据实际需求,在其他分行取出。随着业务发展,后期又在苏州、泉州等地设立分行。 这一步商人们很欢迎,其实他们自己就在作类似的事情,否则做生意一直带着沉甸甸的银子,既危险又麻烦。很多生意做大了的商人,都是两地存银,现需现取。可只靠自己,不管是银两运送,还是生意变动,乃至应对意外都很麻烦,临时拆借又是高利贷,很划不来。 李肆虽然崛起时短,可实业摊子大家都看在眼里,黑白两道也都吃得开,据说还有八阿哥在当靠山。再加上广州安家以及湖南一批商人的先期示范,其他商人都纷纷跟进,在三江票行存下了大把银子。前期还要到各地取出银子再交易,后来票行推出了背书拆票业务,他们干脆直接拿汇票当银子,就在相熟的合作伙伴之间用,形成了所谓的“银票”,后来的“三江商党”也就此成型。【2】 票行存银子是要付保管费的,虽然很低,却还是损失。然后有商人盯住了这些没动的银子,说是不是能用来做更多的生意,这正是李肆的下一步。于是又一家“三江投资公司”成立。这家公司从三江票行里吸聚固定存银,推出三年期投资服务,年利20%,按月支付,三年内不能取本。 三年不能取本,这让只将票行当作银子保管地的商人有些心痛,所以都只是小规模投入。但后来对比生意收获,发觉虽然比自己跑商收入低,却是稳妥的收获,仅仅半年,从三江票行里划到三江投资公司的存银就高达七八十万两,而三江票行的存银,也直线上升到三百多万两。 事情走到这一步,段宏时之前所说的“没有回头路”,意思就出来了。 这么壮大的银流,怎么也要引起官府的瞩目。之前靠着广东巡抚交接任的空隙,以青田公司公关部运作,将三江投资隐在了三江票行的背后。而对商人这边的交代,则是以青田公司名下各类产业为抵押,换取他们的仲裁权。也就是出了麻烦,不去找官府告三江投资和三江票行,而是由青田公司作为赔付方。 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李肆和段宏时的估计是,至多半年,朝廷就会开始争论这票行和投资公司是否能存在,再到一年,估计就要下拆了。 所以,李肆要在这半年到一年内,借这些银子,将事情继续做大,准备好弹药,一旦朝廷态度坚定,就扯起反旗。当然,那些银子,就属于李肆了。要取,没关系,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