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雷雨前的和风(2/4)

,少数几个脚下步伐乱了,就被队里的军官扯出队列,一个个脸带羞愧。

“这些是老司卫?”

“战场”的侧面,段宏时看得入神,随口问着身边的李肆。

“如果是老司卫,眼皮都不会眨,脑袋也不会低,更不用说脚下乱了。”

李肆的回答充满自信,眼前这一哨兵来自船丁改编的北江翼,只有正副目长是老司卫。

和胤禛的对决已经过去一个半月,李肆虽然已经敲定“人生大事”,可在这个时代,要娶媳妇,就得六礼齐全,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定的。加之李肆已非常人,他的婚事,也跟广东局面关联在了一起。何时办喜礼,还要看大势走向,纵然李肆心急,这热豆腐却是没办法马上下嘴。

所以李肆只有把这件人生大事暂时放下,全心艹办另一方面的人生大事,那当然就是做好造反的准备。

整个大局由他和段宏时等人商议出来的计划推动,刘兴纯领导公关部,负责官面上的工作。刚从南洋回来的彭先仲领导商关部,在广东全力铺开产业。三江票行和三江投资在顾希夷的领导下继续扩展业务。而民事方面,也就是人心的工作,林大树、邬亚罗、何贵和田大由等元老出马,再加上蔡郎中蔡蒙,一同从农事、砖瓦工以及医疗卫生方面入,将青田公司的名号散播到广东各府。

这几方面的工作由段宏时掌总把控,而李肆的工作重心就是……扩军备战。

李肆以青浦货站以及佛冈观音山之战的经验判断,单纯从军事层面看,如果自己不考虑据点守备的问题,只要有三千精锐的动兵力,就能拿下整个广东。而要抵挡清军的四面围攻,就得有一万以上的动兵力。

所以他就订立了一套预备、守备、战备的三环军事体制,以此体制来扩充兵力。

预备兵就是直接的后备兵员,对忠诚度无要求,来自那些战事爆发时,不会弃家而逃的本地人。李肆给青田公司的相关产业设置了庞大的“保安”编制,就是用来容纳这些预备兵。给这些预备兵的薪饷类同一般工人,也就是一份普通职业。对军事技能的要求也很低,身体健康,遵守基本号令,主要用冷兵器,熟悉治安和警戒事务。

除了青田公司的相关产业,李肆在官面上的关联构里,也容纳有预备兵。比如南海县典史署、佛山巡检、九龙巡检以及英德浛洸、象冈巡检和英德县典史署等等他能直接掌控的官府衙门。这些类同于警察的治安员们,都不是清廷的正式武装编制,李肆要编多少,不会在清廷的官府衙门那留下记录。

除了这部分人,李肆在绿营里都设置下了预备兵。比如韶州镇标,和惠州的广东提标。韶州镇标是因为周宁被李肆绑架上了贼船,白道隆则是被吓怕了,正四处找关系想要调离韶州,避开这摊祸水,李肆要干什么,他既无心也无力阻拦。所以李肆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将素来跟他关系要好的左营,整个都握在了里。

在惠州也还有一部分预备兵,那就是被打残了的广东提标,李肆通过三江票行给他们定月发放抚恤伤病银子,还通过组织学习工商医等学问,将被打得最惨的左右后营安顿下来。

李肆当然不会指望笼络预备兵跟他一起造反,预备兵的用途有三个,一是维持秩序,保持地方安靖,由此来稳住老百姓,不让他们在战事爆发后跑掉,这个要求其实也是清廷的希望,所以他确信能做到这一点。说白了,这些预备兵的作用就是打酱油,在自己打酱油的同时,安抚老百姓跟着一起打酱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