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神霄起,惊雷在即(2/3)

耿于怀,倒不是它威力不足,而是用途太单一,不少士兵都自掏腰包在买短刀一类的副武器,以便应对复杂环境下的肉搏战。所以李肆也将新一代刺刀列入到今年军工攻关的课题里,未来英华军总算能名正言顺地唱刺刀歌。

其他诸如步兵装具、制式干粮、背包、双筒望远镜、炮兵观测镜等零零碎碎课题就不在佛山制造局中,而是各类作坊接下,甚至还有英慈院担下了战地急救包的研发课题。

李肆来佛山制造局,重点是看火药和火炮两个分局的进展。

佛山制造局的火药分局领有两项重大课题,一项是增强黑火药威力,工匠们从配方、颗粒细密度乃至药柱药饼等几方面同时下力,如今在炮药上有了相当进展。另一项则更为关键,那就是底火的研究。

从某个方面来说,李肆是穿越者之耻,前世身为文科生,物理大概还残留着高中所学的知识片段,而化学么,则是忘得一干二净,给他一道化学反应的分子式,他绝对是如看天书。只是拜经常看yy所赐,还勉强能记得化学工业的基础是三酸两碱,而将战争从近代推进到现代的一项关键技术则是雷汞底火。

这玩意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肆在里看过无数次,几乎都是看了就忘,他对火药局匠师交代这东西的时候,也只能用“一撞就爆”来形容,而成分里最重要的硝酸,他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说清楚。

原本这事,李肆以为只能找老外解决,早早就跟南洋公司交代过,聘请懂得化学的洋人,却不想翼鸣老道有了贡献。他从不知哪处乡野道观里抓来一帮道士,呈上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药丸,那是他们“登坛作法”的隐秘之物。朝地上一甩,噗嗤一声,烟雾缭绕,煞是神异,让李肆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刺客忍者的遁术……道士们在李肆面前演示了一番,除了烟雾的硫味,李肆还闻到了极为浓烈的雄黄味道。隐约记得抗曰战争时,八路军新四军也都搞过雄黄引火药,可那好像是要跟氯酸钾配合,那氯酸钾的制备可也是桩绝大难题吧……这些药丸到底是什么化学成分,李肆可没那本事分析出来,只好让这些道士转职火药局研究员,在找来洋人化学家之前,先试试这悬乎的本土底火之路。目前研究出的底火,效果虽然合乎要求,可靠姓却还差得太多,看来还需要长期研究。

底火是划时代的技术,李肆也没指望现在就有成就,他更关心的是新式飞天炮,这可不是单纯的火炮,说来也拜李肆的课题研究体制所赐,这个单纯课题,被火炮局一路搭车,加了若干项分支课题上去。

三根密封铁管组成一圈环形炮架,将粗短炮身裹在其中,这就是搭车课题之一:液压制退炮架。

这东西李肆很早随口提起过,广东炮匠当时就说,恍惚跟战船上的猛火油柜相似。其实二者并不一样,猛火油柜是靠虹吸原理,来回拉动杠杆,将火油持续喷出。但这事换了角度来看,若是火油没喷出去,杠杆不就要被推动么?

李肆无比佩服工匠们的联想,不必他再作细致解说,靠着猛火油柜的成熟理,工匠们举一反三,很快拿出了设计,但却撞在了工艺和材质的难题上,火炮后座力太大,密封传力很成问题。

原本这个课题一直冷在设计图上,现在研制新的飞天炮,就成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平台。飞天炮的后坐力不大,用上液压制退炮架,可以推动这项技术更加成熟,给以后用在其他火炮上积累经验。

另一项搭车课题是楔式炮闩,之前的飞天炮已经采用了后膛设计,但都是简单的炮身外扣锁设计,毕竟膛压低,外扣锁已经能应付。但新的飞天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