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五年之约(2/4)

还打到了松江,不管是江南绿营,江南民军,还是田文镜支援过去的江西兵,都没把这支南蛮兵磨钝。据说奉贤之战是他们最吃力的一战,花了两天才攻下,死伤二三百人,为此《江南报》都在哀悼,说是血战。

这就是血战的话,大清的官兵去剿乡村散匪也能叫血战……马尔赛在江南的尝试,本就在雍正的意料之中,这份和约送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最早如此提出的建议,已成了雍正奉行的国策。时间……大清现在需要时间。三五年不长,十年不短。

现在雍正在西山大营,偷偷摸摸用西班牙教官训火器军,同样用西班牙人在景山炮厂造新炮,估计再有个两三年,靠这只新军,就有了踞江自保的能力。而要反攻,就得在南蛮内部下力气。

至少五年,雍正给自己定出了这样的时间表。

五年之内,大清跟南蛮绝不能死斗,甚至他早已定策,即便南蛮占了江南,照样不能死斗,得以柔克刚……如果这五年内,还能保有江南钱粮,那是再好不过,因此李肆传来的和约,让他非常满意,除了地域太大这一条。

可雍正身为大清帝王,跟南面订立这种城下之盟,不仅丢自己脸面,也丢朝廷脸面,他不得不在养心殿咆哮,要将这脸面丢出去,让臣子们背负。

而最大的顾虑还是满人,王公宗室们若是仍然不罢休,雍正即便有大决心,也难以挥刀砍自己龙椅的椅子腿。

现在看起来,满人这边已经看清了形势,江南就是个无底洞,现在该考虑该怎么止损了。

满人这一关过了,汉人这边呢?雍正当然不会将其当作一关,而是需要他们来搭梯子。

一边张廷玉神思迷离,刚才雍正那一番惺惺作态,让他隐隐又见到了先皇康熙的风度,这对父子,果然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啊。雍正广东之乱,以及京城夺嫡,就如当年康熙诛鳌拜,平三藩,直愣愣就开干了。而眼下权衡国事,又如晚年的康熙,对面子份外看重,行事也颇多顾忌。

不过还是有不同之处,雍正……敢为康熙不敢为之事,比如骨肉相残……张廷玉的神思被雍正投来的冷厉眼神扯了回来,意识到该自己上台了,他嗯咳一声道:“天子不因怒兴兵,情陛下慎言!”

诤臣啊,风骨何其高洁!不明就里的汉臣们都暗地翘起了大拇指,连宗室和满臣们都松了一口气,赞这张廷玉有胆色。

雍正赫然起身,一脚踹倒书案,还要去拔身边侍卫的刀,王以诚赶紧抱住雍正的腿,张廷玉昂然挺胸,其他汉臣们也纷纷攘攘叫着,帮张廷玉求情,闹了好一阵,这一出戏码才以雍正息怒,赞张廷玉忠肝直胆落了幕。

张廷玉道:“南蛮这和约,近于迫降之书,绝不可立!”

除开雍正,众人都道,这立场不错!这面子咱们绝不能丢,但是……南蛮不答应,还要打,那怎么办?

“朝廷与南蛮不是正在议扬州浒墅关延期之事么?就以此事为基,开江南商埠,允其南北自由来往,以利天下庶民生息,百业兴旺。而我大清与南蛮南北休兵,化干戈为玉帛。”

张廷玉这话里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将南蛮递来的和约,以另一种方式兑现,以另一种用语描述。“南北自由来往”这话,其实就将南蛮要求的条件全部囊括了,听起来还是大清施恩英华,为民人谋福,至少双方是平等互利的。

第二层意思是关键,没这一层,前一层就没了根基。这是在说南北停战,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