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好机会……么?(4/5)
南关银和织造银买了二百万两南蛮的国债,可没想到,山西银行为了挣国债佣金,竟然跟内务府沆瀣一气,把五百万江南秋赋也压上去了。
“你是户部尚书,五百万两银子的来往,你都不跟朕通个气!?你真真是该死了!”
雍正当然不觉得是自己的错,就怪这庆复,拿户,拿几百万两银子当儿戏!
“是是是,是奴才该死!是奴才有罪!”
庆复不得不背起黑锅,连声认罪,可心中却大叫着冤屈。户内帑一家,内务府在江南买债券时,也将本该划入户的江南关银转走了,这一钱他还以为是雍正的后续“投资”。山西银行是雍正“新政”的又一产物,由雍正通过内务府直管,根本就是雍正的私人钱庄,再加上专为皇室效劳的内务府,他哪里敢多问?
江浙总督李绂在苏州多问了一句,结果就遭了雍正在朝堂上公开斥责,庆复这户部不过是个走账的衙门,怎么敢再犯浑?
“这怎么办?万一南北有变,近千万两银子都在南蛮中,这可怎么办?”
雍正有些急了,他几年来好不容易攒下四五千万两银子,一下就将这么一大钱塞到别人口袋里。要是李肆转头跟他大打出,不,现在已经在四川大打出了。这战事的银子该怎么出?难道直接给岳钟琪发南蛮的国债券?咦,这未尝不是个好主意……他一边自语着一边走神,庆复多嘴道:“南蛮的国债好使,若真有变,直接抛售即可,皇上不必过于忧虑……啊呀……”
再一个砚台砸过来,雍正那个气啊,这就是户部尚书?一点“金融知识”都没有。几百万两国债一下丢出来,谁能接得下来?就算有接的,也是接盘者大肆砍价的好会!
“皇上,此事利弊皆有,也未尝不是捏南蛮命脉,倒不是损我大清根基之事。户部和有关衙门确实失察,臣也同背失察之责,还请皇上治罪。”
张廷玉也来了,他听说了此事,急急从紫禁城赶来,身为军大臣,出了这么大一个篓子,他也得帮着一起背黑锅。
不过他还有更重要的事禀报,即便要继续触怒雍正,他也顾不得了。
“南蛮侵了江南各府厘金局,把住了厘关和各衙门差役!?”
“年羹尧以地方官都被南蛮掌握为由,在杭州插政务,以将军幕府治杭州政事?”
“武昌再起天主教活动迹象,屡禁不绝,武昌大营也受侵染!?”
几件事丢出来,雍正再也坐不住了,件件事都非小事。
“衡臣啊,你说今曰之局,到底该如何破?”
雍正沉重地问,他有如从昏睡中骤然清醒的饿狼,早前在心中压下的一股子冲动,已经流遍全身,那股热气让他浑身发胀,但他还需要人支持,他一个人不敢下这样的决定。
“皇上,南北相安已九年,难道皇上以为,会一直相安下去?”
张廷玉也似乎揣着一口气,目光炯炯地回视雍正。
雍正皱眉:“怎的相安了?现在不就也打着吗?”
张廷玉摇头:“皇上明白的,湖南和江西只是佯动,江南只是侵吞,南蛮的真正目标是打到兰州,插西北之事,南蛮还无跟我大清全面开战的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此时南蛮二十万大军陷在缅甸和爪哇,这样的会,一旦错过,怕是再也不会有了。”&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