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国动如山(2/5)
;
房与信说,难保武昌大营不会转头攻江西,所以他还是将两营神武军转到江西。此时形势还不算危急,到了明年年初,雍正西山大营真的全面南下,两省就要面临二十多万大军的逼压。
兵……哪里还能搞到兵?
心情烦躁,巴旭起就要丢下书信,可眼角扫到信末,心头又是一跳,房与信又提醒了一句,让他想起出广东时,那些自告奋勇要参战的义勇。
“难道自己还没摸透《兵备法》?”
巴旭起忽然觉得,自己可能是灯下黑。
“城中还有几千妇孺老弱没能逃出来,他们恐怕都遭了毒!”
“陈防御,何知县和数千父老乡亲的血仇,就都指望你了!”
广昌城外,江西防御使陈廷芝扶起一帮县乡院事,心口被众人的哭诉压得沉甸甸的。
他有心率众血战,可兵力火力都远远不足。此行本是为增援建昌府,只有一营卫军,连四寸炮都没带,就有几门六斤飞天炮。
本准备诱敌野战,听院事们报说,急袭广昌的清兵有三四千人,估计是想据城固守,等候北面围攻南丰和建昌府城的清兵来援,因此封城杀人,县城里已是一片血海。
现有兵力要夺广昌,希望太渺茫,陈廷芝一面急报巴旭起求援兵,一面在广昌城外组织防御。
“兵不够!?咱们有兵!若不是鞑子来得急,咱们怎么也不会被三四千清兵夺了城!”
“乡勇都在!就是少人统筹,陈防御,你来当元帅!咱们广昌人淹也能把清兵淹死!”
院事们鼓噪而起,接着十来个乡镇的主薄、巡检和乡尉都聚了起来,拿出厚厚一叠名册,看得陈廷芝眼睛都差点直了。
官府下乡已在江西推行多年,各乡建制齐备。随着各省兵备道的建立,由枢密院统管的乡勇体系也渐渐完善。乡镇区下不仅有负责治安捕盗的巡检,还有负责乡勇团练的乡尉。乡尉是县尉派驻各乡镇区的属官,负责预备兵员登记,乡勇组建和基本艹练。统归一省兵备道管辖。
江西兵备道是由江西招讨使贝铭基兼任,陈廷芝作为防御使,只负责前线边防,对地方兵制并不熟悉,所以他看到名册上,县中乡勇竟然有六千之巨,那份震惊怎么也掩饰不住。
“其实没有六千,名册里包括了县城中已经被打散的乡勇,还有一千去了建昌府,再除去有事在外,或者伤病不能行和联络不到的,估计能凑足三千,这都是摸过枪,打过靶的。”
十来名乡尉纷纷攘攘地说着,陈廷芝就觉一股幸福感充盈心胸,一县能凑出三千受过基本训练的乡勇!?
“三千够么?还少的话,但凡丁壮,咱们都召集起来,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咱们广昌人虽少,可男人都是靠得住的!”
院事们见陈廷芝发呆,还以为他嫌人不够。
“够够够,足够了!就是这钱粮……我会找巴经略想办法解决,但眼下要凑人头,粮草就得有准备。”
陈廷芝赶紧应下,有三千受过训练的乡勇足够,拉来那些枪都没摸过的反倒碍事。而且……他可是口袋空空来的,聚起这三千乡勇,薪饷粮秣怎么解决?
“照着《兵备法》来办啊,乡勇只要没出县境,就由一县自己解决粮草。出县入府,就由一府解决,要拉到府外,才是巴经略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