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七章 朝鲜风云:歪打正着(2/5)

个至关重要的坐标。

大清代明后,朝鲜党争都有这样一个潜规则,居于弱势一方,都会“远清”以示自己大义在,执政一方不得不以现实出发,采取“近清”策略。肃宗到景宗时代,都是老论派执政,少论派自然要高举远清大旗。而现任大王搞“荡平策”,要四色合一(南人、北人、老论、少论),也将少论派纳入了朝堂中枢,少论派的“远清”口号就弱了许多。

如今朝鲜外势纷杂变幻,大清、年羹尧和大英三方绕着朝鲜。老论派将年羹尧视为大敌,策略是进一步靠近大清,借大清制压年羹尧。身为少论派领袖,李光佐只能选择靠近年羹尧,摆脱大清。

李光佐很清楚,他不跟老论派作对,就再代表不了少论派。不仅右议政的位置再难保住,说不定姓命都要丢掉。朝鲜的党争就是你死我活,大王李昑的理想,若是没有外势影响,或许还有实现的可能,可现在两个敌人压在头上,还指望缓和党争,真是天真。

李光佐苦涩地自语道:“难道我还有选择?真是太天真了……”

跟年羹尧合作,就是与狼共舞,朝鲜前路通向何方,他根本看不清楚。

妻子膝行而来,求示是否安歇,李光佐忽然问:“若是有人闯进家中强暴你,你会怎么作?”

妻子一惊,下意识就道:“当然是自尽以全名节……”

李光佐摇头:“不,你该忍辱偷生,尽心侍奉,免得贼子发怒,再去害儿女。”

妻子惶恐地道:“官人是疑妾身清白吗?何得这般讥讽?”

李光佐呵呵笑道:“那不是你,那是我……”

他一边笑一边流泪,暗道年斌说得没错,总得有人站出来,领着朝鲜向前走。即便是条屈辱之路,可自己领着,总比老论派那帮祸国贼子领着强。

第二天,文武官员在敬德宫【1】依旧吵得沸沸扬扬,李昑将左未生的话传达给了朝堂,要求议出个章程,老论派提议遣使入京师,求告大清皇帝,以清制年。

李光佐的铿锵话语让争论拐到另一个方向:“领议政所言居心叵测,是要丧我朝鲜!大清非善主,早年质押世子,而后搅乱朝鲜国政,胡虏之国,却自居中华之位,亡我朝鲜之心不死!”

“大清凭何制压年羹尧?年羹尧只是求嫁翁主,大清会提什么条件?出兵!毁大报坛!这是最起码的,接着会是什么?嫁公主为王妃,断朝鲜血脉乃至剃发易服!这样的后果,领议政想过吗?”

殿上老论派诸臣脸色煞白,李昑也是心中透凉,李光佐的话没错。大清凭什么帮朝鲜?要帮自然就得给大清好处,上述种种,都不是不可能之举。清兵入朝鲜已不可容忍,剃发易服更是毁朝鲜道统,而嫁公主为王妃,就是直接夺朝鲜社稷!

李光佐逼视闵镇远:“下官觉得,领议政不止想过,还盼着这一天吧……”

指控对方卖国,这是党争的老套路了。换在往常,李昑还会出面打哈哈,调和双方,可此时李昑却觉得,闵镇远连带老论派,未尝没有这种居心。

“年羹尧能有多大祸害?他只是大清的一个大将军而已,他没有什么大义。不管是社稷还是礼教,他都夺不走!两害相权取其轻,甚至还能转害为利,我们朝鲜正该借助他的力量,重举中华道统!摆脱大清藩属之位,王上……”

李光佐叩拜道:“王上也能以承中华大义之名,自立为帝!”&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