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六章 清宫碎梦:一幕毕又一幕起(3/5)

的将领们,李肆微微笑道:“此战,人人有份。”

众人呆住,人人有份?这是怎么个打法?

总帅部军务总长范晋也到了,重批戎装,授衔为上将,封车骑将军,他举示意,参谋哗啦展开一张硕大地图。地图上,两条粗线贯穿西域,再分出若干条细线,最后汇聚在中亚。

范晋沉声道:“修路建堡,步步为营,轮番上阵,逼压准噶尔的活动空间,逼噶尔丹策零与我大军会战!”

这是堂堂正正之姿,要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物力和财力压垮敌人,当然,这也是成本最高昂的选择。

张汉皖皱眉道:“这意味着每年至少要增两三千万的预算,西洋还在打,钱从哪里来?”

范晋用教鞭点点这张西域地图的东北方:“当然是从这里来……”

众将默然,哪里?满清呗。满清有赔款,还得让海关,即便没有两千万,千万总是有的,有了这一半,另一半就好找了。想想满清出钱,准噶尔挨刀子,大家都觉得有一种畅快得要内伤的笑意,当着皇帝的面不敢太放肆,只好面无表情了。

吴崖皱眉道:“满清虽俯首,可隐患还不少,岳钟琪那股人马收缩到了潼关,还不知要如何料理……”

范晋道:“那是陈相的事了,魔头你就安心统领西域战事吧,西域大都护府也会迁到沙洲,未来再向西移。”

陈相就是陈万策,尽管现在政事堂只有一位宰相,但大家依旧习惯地称相,比如计司使就被称为计相,枢密院知政被称为枢相。陈万策的都御史只是个兼职,他已被委任为“南北事务署总办”,这个隶属中廷的编外部门,将统筹复华夏故土的军政事务,岳钟琪的事已归陈万策管。

想到灭准噶尔后,就将迎来复土之战,众将心中烧得滋滋作响。

吴崖再道:“三十二条亮明了满清的尾巴,岳钟琪还当自己是个汉人的话,怎么也不该再执迷不悟了吧。”

潼关,宁远大将军行辕,岳钟琪的书案上堆满了报纸。

已年过五旬的岳钟琪原本一直不显老,此刻却佝偻着身躯,埋在椅子里,双掩面,不知是在为大清,还是在为自己而哀。

其实在十年前,湖广之败后,他就对大清失了幻想,但总觉得自己跟大清还有大义相连,一直以忠义激励自己,在西安咬牙坚持,西安败了,收拾残兵在商同二州坚持。恂亲王交代行刺之事时,他也全力执行,没有一丝懈怠。

可西安行刺案败落后,圣道皇帝借发挥,大清朝廷竟然被这一股风就吹塌了,淳太妃走上前台,成了慈淳太后,乾隆被废,恂亲王被缚送英华。

这都还不足以让岳钟琪崩溃,即便三十二条里所列的桩桩耻辱,以及慈淳太后要以栋梁稳国,继续苟延残喘,他都觉得这是无奈之举。

可三十二条里,他岳钟琪成了罪人,尽管这也是无奈的代价,可落到自己身上,没一丝愤懑之心,那他岳钟琪就不是人了。

岳钟琪明白,朝堂放出这风声,也是在给他会,逼他自己了断,不管是投向英华,还是潜藏下来,乃至自杀尽忠,反正不敢强逼着他作什么选择。毕竟他里还握着几万兵,带了多年,自然更听他的话。逼得他鼓捣出什么乱子,坏了南北和局,这绝不是朝堂所愿。

已升为军大臣的讷亲之前还跟自己商量行刺事,现在则缩在几百里外,坐等自己做出选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