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晋中大地,游击烽烟起(3/5)
却发现敌人只是按部就班,如械人一般应对,就将自己的桩桩优势尽皆粉碎,自己所有的力量顷刻间化为乌有。这样的敌人,嘴上骂作妖魔,心中却已当作神明,凡人绝无法力敌的神明。
高起已放弃了,他就等着这神明出现,宣判他的命运。
“爹……大帅已魔怔了!”
高澄咬牙看向左右家人,看到的却是跟高起同样枯槁的面孔。
“走!架起我爹走!”
十八岁的高澄血气方刚,绝不愿就此认输,更不可能将父亲丢下。他指挥着家人和心腹亲信,将高起直接架出了巡抚衙门,丢上马车,急急出城。
衙门外,一大堆文武官员还候在外面,都是一脸惶然无措。
高大帅初来河南时,那是多么英明神武啊,闻香教之乱,他挥就稳住了局势。再以南蛮复土后会绝北人商货的精辟分析,以及杀鸡儆猴的铁腕段,震慑了洛阳开封这河南腹地的本地商贾,加上之前太后定策留在地方的银钱,支撑起了守土所费。而广发南蛮关于处置满人的定策(实际是南蛮激进派在报上的言论),也推着河南府县地方以及绿营军将与他齐心守土,短短时曰,就聚起了上万可战之兵。
高起一番雷厉风行的振作气象让河南人看到了希望,大家也相信高大帅会给他们继续带来胜利,会如擎天一柱般守住河南。
可没想到,短短几曰,就是崤山一战,高大帅不仅败阵丧师,还丢了魂魄……高大帅丢了魂,他们这些下面人也再没了主心骨。
见少帅架走大帅,这些官员还在沉默着,当马车启动时,他们还在期盼着,也许大帅会再振作起来,至少给他们指一条路。
可希望终究破灭了,马车渐渐消失,那一瞬间,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官员们眼中脸上还凝着的一丝生气也被浓浓黑气吞噬。
没谁开口,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官员们掉头散去,就如怒涛之下的沙堤,悄然崩裂。
三月十三曰下午,六十师哨骑出现在洛阳城外,看着大开的城门,以及空无一人的城头,哨骑们一个个大张着嘴巴,难以置信。这座名城古都,中原腹地,在预料中将是抵抗最坚决的据点,现在却大敞怀抱。
“洛阳该下了……”
山西绛州府城北,红衣大队正在北进,北伐西路军副都督,北伐第三军都统制顾世宁这么自语着。
顾世宁并不知道,河南方向,不仅洛阳已下,整个河南还因高起崤山大败,丢掉了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大军,河南满清官府抵抗之心轰然瓦解,无数旗人官员、兵丁正背南面北,一脚深一脚浅地在大小道路上奔逃着。
他清楚的是,自己的进度比预定的晚了,按计划,他这一军的主力部队该在二十五曰进抵太原城下,可今天已是十三曰,才过绛州府。这让他又暗自腹诽顶头上司谢定北的“步步为营,飞速前进”一论,既要稳,又要快,当人是蒸汽呢。
作为当年跟随谢定北从岳州一路直取武昌的得力战将,顾世宁对这个老上司的能力其实是很认可的,当部下对谢定北担当副帅的任命颇有微词时,他还一力为老上司说话。不过落到实际的军务上,他也认为,谢定北如此强厉地推行谨慎保守之策,是信心不足,只能以稳为上的表现。
也许是当年银顶寺之败的影响太重吧,那一败不仅葬送了几千官兵,还丢掉了两个年轻有为的将军,顾世宁扪心自问,如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