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一章 整兵备战(1/2)

东汉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三年)冬,注定是个不平定的冬季。整个关东形势错综复杂,让人眼花缭乱。

要两线作战的不只是我们荆州。我们面前的袁术也不好受,他一面打算全取兖州,一面要防备着我的进攻,一面还要留神他的哥哥袁绍;曹操最却是一面防着袁术,一面防着陶谦,一面防着我,还要一面防着刘备和田豫;可刘备和田豫呢?他们却要一面对付曹操,一面还要面对袁绍派出的军队,袁绍任命他的长子袁潭为青州刺史,引精兵渡河进攻田豫来了;袁绍自己也很痛苦,与公孙瓒交手也就罢了,还要防着黑山黄巾军,防着并州吕布王允,防着南面的袁术,有时甚至还有匈奴人和他捣乱。

一场混乱就要打响,各方都在积极的准备着,在布子,在谋局,准备着短兵相接的一刹那,好撞出照亮天下的火花。

数不清的谋臣良将手执令旗到处奔走着,把自己主公的意志贯彻到每一个小兵那里。

要打仗了。

要打大仗了。

人们紧张着,却似乎又渴望着。

对于南线,我采取了完全信任蒯越的方针,一切由他去打,刘磐、黄叙等人,全部由他调派,我对他的要求是,能守则守,不能守退过长江也可以。对我来说,北线关系到生死。南线却是局部的战争。如果我能处理好北线。抽出半年的时间,我完全可以平定了南方四郡。

在北线,我做得更多地是准备工作,长安之行,让我见了市面。独自领军,也让我知道地后勤的重要性。我要在这段时间里练军建制,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军队。

而宛城的冶铁业,也进入了我的视线。

宛城,这个天下冶铁中心,一直在紧张地忙碌着。

汉代是一个比较宽松的时代,父亲的管理同样宽松。这种宽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展和繁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责任不清,管理混乱。比如,一贯以出精兵著名的宛城铁匠手下,居然出了残次品。

当黄忠怒火冲天的拿着那一拗就断的环刀来找我地时候,我表面上大吃一惊,心中却偷偷地笑了。宛城有蛀虫,我是早就知道的——

“太可恨了,这才几天。我的治下居然就出了蛀虫了,居然敢于在兵器上动手脚,这实在是太可恨了。这是害我的士卒,这是犯罪!”

于是我下令彻查,一定要查出是谁打造的。

东汉铁制农具的普及。钢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从而推动了冶铁技术的改进。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为解决冶铁耗费人力过大问题。明了一种鼓风机械——水排。即以水为动力,通过滚动机械,使皮制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这种机械用力少而见效大,被后人称为“杜诗水排”,水力鼓风炉的明,是冶炼技术史上地一大进步。比西方早一千二百多年。在铁器铸造方面,东汉时已熟练地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东汉时期,在冶铁手工业中已经使用煤做燃料。

宛城的铁器,向来是极为出色的,他们甚至能练出百练钢。黄忠手中的赤血宝刀,就是出自宛城。

我下令文杰,给我认真的查这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不长,文杰回报,在这所有工棚中,并没有现有问题地兵器,不过,检查地确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一件兵器,你很难现到底是哪里生产的,近几十年来,宛城地铁器上已不再加盖工匠的姓名签章了。

“不加盖工匠姓名,怎么能知道是谁?以后出了事,还让我查不出么?好,这以前的事我不管,马上让宛城令和铁监来见我,从今以后,宛城所有铁匠炉归于军管,我不能让人再害我的士兵了!”

宛城令和铁监见到我的时候,我对着他们了一顿脾气,我对他们说,军用的物资居然出现次品,可想而知,民用的会差到什么地就,不用想,我已经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了,宛城的铁器天下闻名,光是国家采购就完全养住他们了。好多的大户家中也都开着铁匠铺子。但是各个铁匠铺出的东西质量有高有低,而官府收购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以次充好,把自己的次货卖出去。这样绝不对不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宛城是我的命根子,如果冶铁出了岔子,那我还说什么打仗,我的士兵能拿着木棍和敌人做战么?

宛城令和铁监被我吓的面如土色,不敢出声。

当着宛城令和铁监的面,我告诉文杰,让他给我认真的查,这种事情,我绝不会姑息。

借着这个名义,我全面接掌了宛城的冶铁行业,

其实,我想要入主宛城冶铁行业已经很久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此次借我拥兵宛城之机,就顺手做了。自然,黄忠的那些残品刀也是我让人给他的。那是我专门从别处买来的。宛城的冶铁,质量还是信得过的,大部分铁匠都忠于职守,不象后世某些免检产品居然查出三氯氢氨来。

入主宛城冶铁行业之后,我就使用严密的制度来管控它,每一件兵器,都要有编号,出自哪个铁铺,出自谁的手中,一切的一切,都纳入正规化管理,留下标志,方便查询。质量好的铁匠铺,可以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之君临天下 开局继承二百年国运 问剑录 迦娜同志,我是你的召唤师 将军夫人要爬墙 慕先生的小骄傲 食气者,神明而寿 凤临天下:至尊驭兽师 天行战记 我师傅不可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