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3章 连中三元(中)(1/2)

八日之后,四月十三,道试开考。在此前三日,督学李元泰已经按临开封府。所谓按临,是按照朝廷规定,提学官要通过岁考和科考来考校生员,未免众多士子奔走之苦,消费之巨,提学官会在其三年任期内(一任三年,一地只能一任),两次赴全省各府和直隶州举办测验,称作“按临”,这里的“按”就是考验之意。

但岁考和科考并不同于道试,那是对已经成为生员的学子进行的测验,类似于后代学生的期末测验,不同的是,这是一种资格测验,以确保学子不会荒废学业——考不过是要降级的。

而在对生员进行测验之前或之后,对各县经过县试、府试取录送来参加道试的童生举办最后一次测验,则称之为道试。

高务实已经通过新郑县试和开封府试,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最低级的读书人身份:童生。

现在他要冲击今年的最后一考,考过了道试,就有了正经功名:生员,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秀才。

督学以次分期按临测验,谓之出棚。到了道试这个层次,就比县试和府试要严格、正规得多了,测验之时,会严加关防。按临时沿途经过的处所州、县护送敕印及随行文卷官物,准许用驿站夫、马、船只,考棚利用官备各物及按规定所设的书役工食准予公费报销。

督学按临之后,住进考棚,以此为临时官署,故有时候也称考棚为学道衙门。督学按照规定所带来的随从书吏也要住进考场之内,不准外出,以免招摇撞骗、索取贿赂红包、买卖生员录取指标等项弊病产生。

还有更厉害的规定,譬如测验完毕之后,督学不准在按临之地探亲访友、访问当地士绅等等。

当然,开封府的情况有所不同,这里是河南省治,督学平时就是呆在开封的,所以情况要反过来:开封道试参加测验的是开封府和回德府两府考生,这两府考生在开封府考完之后,督学就要立即出发赶往卫辉府,在卫辉府举办另一拨道试,考生来自于卫辉府、彰德府、怀庆府;再又前往河南府(府治洛阳县),考生来自河南府与汝州;最后是南阳府,考生来自南阳府和汝宁府。

总而言之一句话:规矩森严。

道试测验日期已到,高务实与廪保在随内行丁的护送下,于五更天赶至考棚整备的大门——俗称龙门——内的考棚前。

这处所眼下真是人如潮涌,赶考的、送考的、卖各色食品的、乃至于看热烈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若有那没来得及吃早饭的考生,便得抓紧时间在小吃摊前吃早点了。

高务实也没来得及吃早点,但他毕竟不同一般考生,由于他有钱,而且是很有钱,所以他早有高珗等人从客栈带来的精巧食品,无论份量还是花样,都可以随便他吃。

不过高务实吃饭历来准时,现在实在还没到早餐的饭点,他的食欲比较一般,随便吃了些就算了事。

没多久,考棚放了头炮,大家便到大门点名处前等候点名进场。当点到某县考生时,院中会立起一块纸糊的大牌,牌为长方形,空其四周,中间点着烛炬,上头写着“点某县”,一面用朱笔写着考生姓名。每块牌上写十人姓名,由人举着,在漆黑的夜色之中,老远便一看分明。应考者随着写有自己姓名的牌子,随着举牌人下考场。

从龙门至大门点名的处所有几十丈远,这里已经搭了个竹木棚子,两边护以栏杆,中间可容二三人并行,类似后代春运高峰期火车站的进站口。

不同的是考场这个棚道有九个波折,名曰“九龙厂”。考生手提长耳竹篮,缓缓行走在波折的通道上,厂尽而点名处到,比春运时的秩序倒是强得多了。

道试由督学亲身点名,提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