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风波(完)(2/2)
过了两天,高拱以吏部尚书身份上疏内阁,请调剂饬苏松兵备湖广按察司副使蔡国熙于山西,提督学政。然后又以内阁首辅身份票拟批准,上呈天子。
天子见疏,松了口吻,感到自己协调高拱和张居正抵触这件事,基础应当算是成功了。
隆庆之所以会这么感到,是由于他一直认为高拱和张居正抵触的出发点,应当就是从处理徐阶松江退田案开真个。而这位蔡国熙蔡副使,就是在海瑞从应天巡抚任上调走之后,派往苏松处理徐阶“专案”的。
这位蔡副使早年任苏州知府时曾受过徐家的凌辱[无风注:前文有述],因此他到任之后固然不像海瑞那么蛮干,但对于彻查徐家非常上心,哪怕后来高拱写信劝他不要太过,他也不太肯听。
但蔡国熙个人操守极佳,且不像海瑞一样爱好来硬的,他是慢慢搜集徐家罪证,不到罪证确实不出手,所以外界固然对他持续打压一位致仕元老不满,却也找不出什么好的理由来。如此,蔡国熙便一直在苏松兵备道任上干到现在,而徐家也因此备受打击,包含徐阶的儿子徐璠、徐琨等都被揪出,甚至被发配充军。
隆庆是个厚道人,固然心底里知道高拱打压徐党的用意,乃至于他自己也有意压抑“言而不行”的徐党,但把徐阶搞到这个程度,毕竟不是隆庆的本意。只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也不好主动出面给徐阶免罪。
隆庆感到,徐阶是张居正的恩师,高拱和徐阶之间阴差阳错搞成这样,张居正在中间确定不好做人,他和高拱的抵触多半就是从这里生起的。
因此,高拱此番调离蔡国熙,就让隆庆十分兴奋,认为高先生不管怎么说,对自己的交待的事情还是上心的,这个举动确定是为了缓和与张居正之间的抵触。
看来,自己这诸多做法,终于没有白费,现在就看张先生那边的了。
张先生那边有什么举动吗?并没有,他一直保持着沉默,不管天子和高拱如何做,他都只是默默吸收,既没有屈服逢迎,也没有主动反抗。
隆庆感到,这或许也是默认的态度,毕竟张先生平时话也不算多。
朝廷的局面终于在天子的强力调剂下逐渐缓和了下来,炸药味似乎已经渐渐散往。
但这并非雨过天晴,而只是狂风雨之前的异常安静。
由于五月乙酉,隆庆忽然病重,这一次不同与往常,天子全身浮肿,甚至下不得床了。
这一日,乾清宫里跪满了太医,太医院正领头跪在地上,语带发抖地请皇上召见辅臣及太子。
隆庆偏着头躺着,似乎听到了,又似乎没有听到。
他知道,他的日子近了。
“传……内阁三辅臣和……贵妃、太子等来。”>>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