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富而不强(2/3)

币制改革的时候,还是会恭恭敬敬的请自己去,征求自己意见。

好一句“患难见真情,板荡识忠诚”。

这话从一个小特务的嘴里说出来,难得啊。

宋子文考虑的一点也没有错。

任何正常人都会这么考虑的。

但他却根本不知道一件事:

孟绍原完全不属于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现在会发生什么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孟绍原全都了如指掌。

谁的地位如何,谁能够呼风唤雨,他的心里和明镜似的。

宋子文想起,自己为这个国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可是辞职的时候,委员长却根本不加挽留,忍不住说了一句:

“是啊。”孟绍原叹息了一声:“蜡烛照亮别人,却毁灭了自己。”

宋子文大是惊讶:“你懂英文?”

“是的,宋先生。”

“什么程度?”

“交流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顿时,宋子文对孟绍原刮目相看起来。

一个小小的特务,那么有见识,而且还能熟练的掌握英文?

以前怎么没发现戴笠手下有这样出色的人才?

“你的英语在哪学的?”

在他面前,可不能说自己在美国留学的,孟绍原硬着头皮说道:“以前,家父帮绍原请了一个美国老师,都是他教的……据说这人还是个经济专家。”

这句话,可是他故意这么说的。

必须要让宋子文重视自己,而且非常重视自己。

宋子文对孟绍原的兴趣被完全调起来了:“那你和我说说中美两国的经济。”

孟绍原就等着你问这句话呢:“绍原愚钝,胡言乱语几句。从民国十心里连声称奇。

一个特务,居然对美国的经济如此了解?

“而反观我国这几年,则正在进入一个黄金期。”孟绍原话锋一转:“在这几年之中,我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3,创下第一次经济奇迹。

同时交通事业的发展尤为蓬勃,除电讯、邮政快速成长外,铁路修建达2万余公里,公路增开了8万多公里,民航空运在这十年间开辟了12条航线,长1万5千多公里。

再来看重教育。在这段时间里,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为了迎头赶上西方列强……”

这个特务不得了。

这是此时宋子文在心里想的。

对中美两国的经济了如指掌啊。

“可是,有利也有弊。”孟绍原缓缓说道:“从繁荣角度来看,偌大的中国仅有东南沿海地区达到了经济繁荣的标准。以钢产量来说,这十年的钢产量还不如洋务运动时期的总量……”

“绍原啊。”宋子文开口问道:“这些,你都是从哪知道的?”

“无它,绍原平时空闲下来,喜欢看些这方面的东西。”孟绍原一句话敷衍带过:“眼下我国,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富而不强!”

“富而不强!”

宋子文喃喃念着这四个字。

孟绍原决定再冒一次险:“绍原以为,如果中日一旦开战,日本进攻重点,必然从华北转移到华东。其本意就是要摧毁黄金十年发展起来的中国国民经济基础,让中国丧失战争能力……”

“一派胡言。”宋子文面色一沉:“中日乃是友邦,目前虽然偶有摩擦,但战争岂是你能够说的?”

孟绍原也不担心,宋子文可是个坚定的抗战派啊:

“宋先生,绍原大胆。宋先生若认为中日间不会爆发战争,那组建精锐之税警总团是为何意?

一.二打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