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章 行人弓箭各在腰(2/3)

,两万骑兵中也有小半人带了火把,见前队点起火把赶路,有不少人也将手中的火把点燃,片刻功夫过后,绵延十余里地骑兵队伍都点亮了火把,暗夜之中,婉若一条游龙,不停地奔驰向前。

虢州距离潼关二百余里,赵桓先是带队全力奔驰,待到下半夜时已是一百多里路奔驰下来,若是在平地上,这点路程并不损耗太多马力,然而自潼关奔行出来,大半路程全是难行的山道,马力消耗很大,此时距离虢州已不过三四十里,为了节省马力,赵桓举手示意,下令全军缓速前纪此时又与上半夜时光景不同,一轮明月早就悬在半空,众人的火把早就熄灭,趁着月色小跑赶路。

牛皋原本对皇帝此行很是的,此时见他处置果毅,极有章法,心里很是敬佩,待又向前奔行了十几里路,赵桓命令全军下马歇息时,他更是佩服地五体投体。

忍不住策马上前,向赵桓大声道:“陛下当真英明,臣总以为陛下是垂拱而治的圣天子,不成想陛下对骑兵战法,也很精通。”

赵桓微微一笑,向他道:“朕身边就有几个蒙古百户,天天耳闻目睹的,自然也知道一些。”

牛皋此时到将嘴一撇,又道:“咱们大宋骑兵中也有能人,蒙古蛮子又打不过辽狗,也打不过金狗,他们的战法当得什么用。”

赵桓闻言并不在意,这时候的蒙古人还未崛起,得到合不勒汗的孙子一辈,才能成为令欧亚大陆闻风丧胆的无敌雄师。而在此时,连宋人也瞧他们不起,倒也并不奇怪。

他浑不在意,此次跟随出行的几个蒙古百户却是怒不可遏,他们跟随赵桓已久,早就能听的懂汉话,牛皋话音未落,百户合勒便在马背上指着牛皋叫骂道:“你不服我们蒙古汉子么,来,我同你比弓箭,若是输给你,就切下自己的指头,比角力,如果输给你,我就趴在地上,永远不再起来。”

蒙古人性格尽自凶残,却是开化不久,说话质朴,不象汉人骂人那么阴狠毒辣,是以合勒自己以为是叫骂,牛皋却只道他不服挑战,当即咧嘴一笑,答道:“成啊,有空批划一下就是。不过输了请喝酒就成,哪要说地那么严重,哈哈。”

赵桓却知道这些蒙古人性燥,不象汉人已经开化很久,若是真动起手来,只怕未必能和平收场,当下沉声喝道:“行军的时候,哪有这么多话,都闭嘴!”

合勒心中不服,还要再说,却被赵桓狠狠扫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再也不敢说话。

一时静默下来,各人翻身下马,让马恢复马力,自己桥马慢步而行,赵桓喝退了这几个蒙古人,心里有些不安,刚要拿话去排解,却见不远处月色下似有人影一闪,他猛然一惊,只觉得浑身发紧,当下也不打话,一手拿过身边侍卫马腹上悬挂的弓箭,搭上箭矢,猛力拉弓,已经是一箭射了过去。

他用的弓箭是宋军的制式弓箭,势大力沉,虽然不如有臂力的将领使用的弓箭那么有力,一箭出去,却也是带起一股劲风,嗖然有声,直至对面人影处,眼见就要射中那人,却见对方手中刀光一闪,已经是将赵桓所射的箭矢拔将开去。

此时牛皋与合勒等人也是发现对面人影幢幢,各人身负重责,立刻散开向前,将赵桓挡在后头,再回首去看时,一众内殿直的侍卫早将赵桓围在当中,各人放下心来,便一个个张弓搭箭,准备与来敌交战。

正乱间,对面拔挡掉赵桓弓箭地人影却发过话来,大声质问道:

“对面的是什么人,问也不问,就发箭来射。”

“那你是何人?”

“御营第二军副总管刘惟辅,你们可是赵使相大人派来的?”

一听闻是刘惟辅,牛皋等人立时松了口气,放下手中刀枪弓箭,笑道:“原来是刘将军,过来这些说话。”

见对方并不行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