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苦脑的工程部1(1/4)

当晚沃夫冈回去后拉上贝恩特松仔细研究了这本东西,当第二天军事组那帮人起床后。。。。。。

当然此刻工程部自然没心情去理军事组的诅咒,下烂药归下烂药但自己的正事可一点没拉下,从那船废铁中淘出的东西基本给摸的差不多了,傅师傅和钱师傅他们正在全力进行修复,但现在全用不上,不是没人力搭建就是没电力养它们,马千瞩现在也头痛的很,现在干什么都是束手束脚的感觉。

刘佶根据要求组织移民建起几个专门烧木炭的窖,同时高炉用的耐火砖也已经进行了试制,马千瞩已经带人重新给高炉选好址部分前期场地平整工作已经展开,林深河也带人做了些土高炉慢慢摸索经验,土人劳工队那头也专门有人负责带头去挖煤,但没有技术人员只能开一些小煤眼,产量一直上不去。

几个东北的老人倒是有煤工,看过采煤点后建议组织人力重新扩建但计划报到吴南那里他也没办法,目前农业主块要开垦上千亩的荒地跟本不可能再分出人手去做这事,现在的一些技术人员比如匠户和一些辽东的有矿工已经划归工程部管理,他这实在没人了。

傅师傅那头的卡车油改气工程倒还算顺得,改装也不算太复杂,用几个报废的汽油筒做的木炭炉还算能用,现在已经改出十几辆卡车支援各部门了,只要刘佶那个木炭窖能堡供应量和质量那基本问题就不大了,但烧煤气的车子毕竟马力不足,特别是现在的望乡城道路等基建基本等于没有,所以这卡车跑起来也是麻烦事,还好澳洲西部相对比较干旱,地面较硬,矿厂和开垦的荒地那块至少还能带点东西跑跑,翰附近那就别想了。

这种烧木炭的卡车放以前估计笑也要被人笑死,但现在一切草创能有这个办法加快运力比什么都好,这下可以解放大量人力免去搬运之苦,吴南呵开荒工作也加快了速度√总在之前的部署中对农业口的工作十分重视,现阶段工作一切以农业为主,吴南海初步将开荒地点定在望乡城河道附近,但同来的一些灾民中的老农民一看就直摇头直说这地方不行,首先这土质就不行,河道二边全是砂石土质,向下挖了点有很多石头,土里含砂量也不小,有个老头甚至拿了块土放嘴里尝了一下以后也说这土质发苦,这种地根本没法种粮食,就算种地下也长不壮,其次这河道水量太少,且从河道二侧水浸面判断应该在一年中的一个季节会发大水,这样除非建水坝束水不然这一发水二侧开垦出的荒地十有八‘九要遭殃,而且还要建水渠、水闸用于灌溉,问题是现在没有人力给你建水坝,水渠、水闸更别提了。

吴南衡家伙以前虽然搞过点农业,但那都是书本上的东西,那知道这么多道道,一听也急了,这农业也事关重要,马上让几个老农夫想想办法,最后几个人决定海边这块是不用看了,沿河向上游走走也许会有合适的地方,最后经过这些人沿这二条河流向上几天的勘探,最终在一处河湾处看中了一片比较合适的地方,根据一些老农的综合判断,这里气温适于作物生长,现有资料表明这里基本没有霜期,土壤具备改良条件,土质适宜垦殖,土层厚度在较深,水文条件也适宜,土壤无侵蚀、不积水或排水条件良好、无盐碱化,沿河附近能使旱作稳定在湿润、半湿润状态,里面干旱区也可开发灌溉水源,而且这里土地平整对他们这些人力来说开垦难度相对较小。但上面植被茂盛而且灌溉系统都要重新做起,最关键的是离河道太近,有个老农直言河道边的那道石坡要加高并要建水渠、水闸,这样万一这河一发水还好档一下,不然等着哭吧!

执委会一帮人现场查看了以后也感觉这片土地不错,虽然离望乡城远了点,但离工业区也远,算是个比较合适的地方,烟总和吴南海还有一些灾民中的老农民商量一下后当场决定就这了,然后将河道水坝工程和水渠、水闸、土地平整一股脑丢给工程部负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