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四三章 返程(2/3)

归根结底,还是杨振低估了在寒冬腊月的草原上顶风冒雪行军宿营的难度。

但是他在宣府城里说出来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无论如何也不能食言,所以尽管困难,还是咬着牙一路前行。

幸运的是,他们从张家口出边以后,既没有在多伦部的草原上遇到多伦部的人马袭击,也没有在喀喇沁部的领地内,遭受到喀喇沁部骑兵的拦截。

他们行经这两个最危险抵御的时候,全都遇上了风雪漫天的气候,塞外部落的牧人不出来放牧,属于部落的骑兵更是躲在营地的蒙古包里。

一路上,杨振他们一行人的主要敌人,除了恶劣的天气,就是一望无际的冰雪。

好在夏季的时候,他们曾经到过边外一次,何处是道路,何处能宿营,他们心里都有数。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愁吃喝,又有大量可以保暖的毛皮衣物。

从张家口出发前携运的干粮有很多,同时还有随行的骡马和骆驼,以前最担心的水源问题,这一次反倒成了最不用担心的问题。

所以,杨振率领的人马虽然辛苦异常,虽然担惊受怕,但是一路有惊无险,最后绝大部分,还是平安到达了。

一路上的损失也并不大,只有杨大贵他们新募的民壮冻死了十几个,还有从张家口带出来的骡马、骆驼损失了几百头,其他的一切都还算好。

与此同时,这一路上的收获却很重要,从张家口带出来的金银财物各种物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统计,但是用在他们将来募民屯垦扩军备战上面的话,却也足够支撑一段时间了。

除此以外,这一趟行程还有两个收获。

其中一个,就是彻底锻炼了随行的这一支队伍。

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的草原景象,他们之前谁也没有见识过,甚至心底里充满未知的恐惧。

可是经过了这趟行程之后,祖克勇也好,张臣也罢,包括杨振本人内,还有其他随行的部将军士,心里都有了底气。

只要准备充足,就是将来在冬天进军漠北,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那么另一个,就是七峰山那部人马的安排问题了。

这一次,杨振走塞外草原上回来,再次途径了七峰山下。

七峰山扛把子老炮头刘万忠的人马,此前编列到了杨振的麾下,虽然只给了他一个哨的饷额,可也算是杨振的麾下了。

这次路过山下,当然要去看一看。

结果派人联络了刘万忠,刘万忠随即带了人马下山,请求杨振给粮救济。

杨振跟着刘万忠上了山才知道,冰天雪地的七峰山上,现在的人口照比夏天的时候,翻了将近一倍。

杨振第一次上七峰山上的时候,七峰山里满打满算才有两千多人,可是这次再来,已超过了五千人。

当时杨振留给刘万忠的大笔钱粮物资,他已经大部分用于收纳关内流民,在七峰山继续开荒屯垦了。

然而,崇祯十二年夏秋大旱无雨,他辛辛苦苦募民开垦出来的荒山荒地,缺少水源,到了秋末,几乎绝收。

原来的存粮,因为新增的部众太多,迅速就耗尽了。

派人下山到蓟镇购粮,粮价又高得离谱,很快就入不敷出。

从十一月入冬开始,七峰山上的这伙人就陷入了困境,新纳的人口开始陆续逃走,投奔其他山头去了。

遇到了困境的刘万忠,想起了当初杨振的承诺,到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就开始去松山城打秋风了。

可是他当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