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黑帮经典—《疤脸大盗》 第800章《奔腾年代》杀青(7/9)
起乔治.史蒂文斯的那部《最后地华尔兹》。这两部电影,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类似之处。
导演都是好莱坞电影界的重磅人物,主演又都是人气新锐,整部电影又都是为了主演而量身定做,从刚开拍的时候起就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这些相似之处,让人很难不下意识地把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做个比较。
事实上,我认为金.维多导演、亨利.方达主演的这部《比利》,可能要比乔治.史蒂文斯地那部《最后地华尔兹》好一些。我说得好一些,指的不是票房,而是电影地可看性、电影的艺术性。
《最后的华尔兹》一开始就是乔治.史蒂文斯的赚钱之作。他拍摄这部电影,最大的目标就是赚钱,就是继续捧高克拉克.盖博。
但是熟悉金.维多的人都知道,这个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不单单只盯着票房,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引人深思。这也是人们对金.维多的电影十分尊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亨利.方达和克拉克.盖博相比。我更喜欢前者。我不太清楚克拉克.盖博有多大的艺术表演能力,但是现在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靠那张脸蛋、那份浪子气质混饭吃的人。这样的演员,有一个现成的词称呼他——“花瓶”。
但是亨利.方达不是花瓶,他的表演才能,已为好莱坞电影人深知,这是一个真正的演员,对电影有着深刻的认识,自身有着独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一个人。
所以,仅凭着两点,我就对这部《比利》很是期待。
11日,这一天好莱坞彻底天翻地覆了。从早晨开始,法典执行局的门口就排满了记者,在通往法典执行局门口的走道两旁,到处都是相机。这些记者之所以这么辛苦抢占有利地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拍下这一天送审的各大电影公司的导演们脸上的表情。
上午,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人最先露头。作为该公司的“哥伦比亚双煞”之一的弗兰克.卡普拉,带着克劳黛.考尔白出现在记者们面前,他们手里面拎着的,是《莱拉》的胶片。
这部电影,是一部展现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的电影,主角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当家女星克劳黛.考尔白。
克劳黛.考尔白几乎和克拉克.盖博同时加入哥伦比亚,之后也迅速走红。成为好莱坞最有潜力地新人,风光无限,这部电影是弗兰克.卡普拉为其特意制作。目的就是把克劳黛.考尔白送入好莱坞一线女明星的队伍中。
某种意义上说,今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地两部电影走的套路基本上一样,乔治.史蒂文斯为了捧克拉克.盖博为他连声订做了《最后的华尔兹》,弗兰克.卡普拉为了捧克劳黛.考尔白为其亲自完成了《莱拉》,两部电影,一男一女,同样的目标,相似的题材,堪称珠联璧合。
面对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这个组合拳。人们只能报以意味深长的笑。
有记者问弗兰克.卡普拉,克拉克.盖博是他发现的,为什么他不捧克拉克.盖博而捧克劳黛.考尔白,卡普拉是这样回大的:“克拉克已经成功了,任何一个导演都可以让他成功。而克劳黛现在还是个需要扶持地新人,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她成为好莱坞最璀璨的一颗明星。”
这部电影送入法典执行局。最后出来的结果倒是让外面的记者吃惊不小。
法典执行局在观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给这部电影划分的级别是r级。
对于这个级别,法典执行局地理由是这部电影里面暧昧、肉欲的戏太多,而且里面有些镜头很暴露,整部电影的思想氛围对青少年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对于法典执行局的这种说法,这个级别,弗兰克.卡普兰并没有多少什么,不过他对这个结果显然有些不太满意。
“我有点失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