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十六章 半年总结(2/5)
知识和理念。>
人的学习力是惊人的。>
古人与现代人没有生理区别。>
尤其这年代的人们,那是对知识非常渴求的。>
程门立雪是宋代的故事,但三国时,求学的人更多。>
像邓艾,就是非常贫穷过,曾沦为屯田民,可以说绝不是什么寒门或者地主,但仍然找到各种机会去发奋读书,决心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改变命运。>
关羽也爱读经书,同样出身草莽。>
这都是极有名的人。>
其他那些好学者,更是比比皆是。>
从几万人中选出几百机灵者,智商在120以上,半年就能有所成就者,其实一点都不难。>
尤其闻人升教授的都是最基础的东西。>
很多时候,只要学会一点基础,就能恍然大悟。>
就像现在,他们个个都对闻人升是敬若神明的。>
张角就会一点道德经 自己编创的经文,外用一些安慰剂,就搞出了那样大的阵势,何况是闻人升这种智慧绝顶者?>
“好,众生喝下这杯,然后我们来做一次总结,就从农业生开始。”>
闻人升笑着。>
他创造了很多名词。>
汉代人对新名词的接受力很强。>
真正万马齐喑,不敢多学多想多思的是清朝。>
所以闻人升也不惯着他们,直接就拿新时代的名词来用,理解的就跟上,理解不了就淘汰,换人不换书。>
反正几万人,外面还有很多人等待着求学。>
这时,农业生,位于第一排的学生,其中左手第一个起身道:>
“回禀师尊,我们在山中十月,持续招揽流民。”>
“现在山 有大小山寨80余处,处处都有山道连接。”>
“丁口为12万3000有余。”>
“大部分为青壮,少部分老弱妇孺。”>
“开垦荒田80万亩,授田丁口共有9万,每口得田约6到10亩。其余3万人,或从军,务工,经商,运输等业。”>
“今秋共收获粮食约100万石,收税30万石,盐巴……布匹、酒类……”>
一个个数字从对方口说出。>
众人都知道,这个左手第一的少年,今年才16岁。>
半年之前,还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少年。>
只是有着极强的上进心,天天学到半夜。>
硬生生从一个文盲学会闻人升教授的基础算学,掌握了各种统计法。>
能够看明白各种简单的账目。>
而像他这样的人,还有上百人。>
正是这上百人的辛苦工作,才让各种数字较为翔实的上报。>
现在还处于上升期,到处都是岗位和机会,因此大家还没有学会混事。>
闻人升微微点头。>
仅仅十个月前,他手中只有粮草不到万石,然而几万人进山开垦,不断招募流民。>
不到一年,就开垦出近80万亩地,收税30万石,粮草足够1万精锐人马,一年之用。>
30石,约等于3000斤,精锐吃的可是很多的,再加上马匹吃的更多。>
毕竟闻人升的练习强度不是这个年代的官军可比。>
这就是组织和生产的效力。>
黄巾之所以败,就败在这上面。>
不生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