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攻打红毛(3/4)
基。”>
现在已是崇祯元年,圣君临朝,众臣颇有振作之意。>
他们哪里知道,危险迫在眉睫,崇祯二年,东虏就要绕道蒙|古,翻过边墙侵入京畿之地,大加掠夺。>
在最危险的小冰河时期,拿大明的血度过饥荒。>
而大明无处掠夺,又自身太过腐朽,江南之米,不能赈济北方饥荒之地。>
最后让农民军给彻底摇挎下来。>
所以闻人升摇头道:“如今东虏已经与北虏结盟,一统北部草原,他们以前打不过山海关,打不动宁远防线,现在却可以绕道草原,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成为嘉靖、万历年间的北虏。”>
“啊!”王巡抚闻言大惊。>
其实这个局面,很多明眼人都看出来了。>
也在充实九边和京畿附近重镇的兵力和防御。>
然而还是那句话,财政破产,上下腐朽,有心无力,只能坐视着危险到来。>
你看出来,没用。>
人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又有谁能逃得过?>
“如此一来,到那时国朝就要危险了。前宋之时,宋室为金人攻击,而浮于海。如今我们也要提前为皇室找一退路。”>
闻人升为什么如此说?>
为什么不闷声发大财?>
很简单,他不能使用超前科技,超前理念。>
就必须尽量发挥出这个时代最大的力量:乡绅和官府。>
前者还要远远胜过后者。>
他如果默默移民,恐怕七年八年,才就弄个几十万人。>
还是干不过满清的潜力。>
如果有朝廷主导,一年就能过百万人。>
这不是吹嘘的。>
历史上郑芝龙就要在这几年里以官方名义移民大员。>
闽南频遭旱灾,饥民成群。>
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大员垦荒定居。>
只是他还是步子小了些。>
按照闻人升的做法,直接移民百万人。>
至于到了岛上怎么吃饭。>
华夏人自古就是草食民族,大员此时遍地是草,吃就是了。>
吃光了还能解决蚊子太多引来的疟疾问题。>
当然话不能完全这样说,但事可以这样干。>
此时官府还是没有执行力。>
否则陕、甘等地的饥民,统统拉到海外,流放出去就是了。>
但这个难度太高了。>
若是大明官僚能干到这种事,早就把东虏给灭了。>
然而满清却是能够干成。>
因为他们足够凶残。>
迁界禁海,不比这个难吗?>
要知道沿海30里内,有多少人啊?>
上千万人肯定有的。>
反正他们就是四个字,不走就杀!>
杀下去,就走了。>
大明就不敢这样做,担心名声,也是因为没有一个核心支撑武力,一旦动手,自己朝廷的合法性就没了。>
后来的曾剃头在大清治下,就从满人祖宗那里学会了这一招,人太多,地不够,起来造反怎么办?>
杀光后再分地。>
就这样简单。>
如果不是有外洋人入侵,新军崛起,这一招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