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八百二十九章 皇帝逃走了(2/5)
坚守几个月的原因。>
比如坚守八十几天的县城。>
而在这时,中年皇帝也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后路,其实已经被截断了。>
这时,四人已经通过无线电,发出命令。>
让分散在各处的造反队伍,四面出击,掐断皇帝皲队漫长的补给线。>
如今中年皇帝的补给线,主要来自没有受灾的省份。>
他们用大车,拉过漫长的道路,最后在皇帝行营处聚集。>
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从数省之地,缓慢而持久地向前运输。>
然而这些运输线路,几乎同时遭到了各种拦截。>
这是以往战争中,中年皇帝从来没有遇到的事。>
等到后方报上来,各省粮道遭到拦截之时,皇帝顿时愣住了。>
他根本就不明白对方用的到底是什么战术。>
在他传统的想法中,双方厮杀在一起。>
两方作战,一方打另一方的必救之处。>
一方在防守,一方进攻。>
掐死对方粮道的事,当然很多。>
但都是一方迂回过去,另外一方派兵拦截。>
双方交战,都是在一个点一个线上的。>
而现在,自己看似稳固的大后方,却是四面楚歌,到处都在被人袭击。>
到处都是告警的文书。>
“省的粮草,在半路被贼寇劫掠。”>
“府的蔬菜,被贼寇抢走了。”>
这样的消息,络绎不绝。>
几乎占据了每天文书的一半以上。>
“谁来告诉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一.夜之间,咱的盛世,就变成了一片硝烟?”>
“这就是你们给咱天天上表的盛世?”>
皇帝愤怒之下,又用麻袋摔死了几个经常写青词的年轻管员。>
他自然不知道文生等四人,早已经将战争进展到“面”的程度。>
也就是说,皇帝还是在点和线上交战。>
然而四人,已经是在“面”上交战。>
这就是无线电的作用。>
通过无线电中,可以召集一个大面上的皲队,让他们四面出击,同一协调步伐。>
这就相当于一盘棋局,皇帝受到通讯缓慢的制约,只能走一步,他们却能同时走三步,四步。>
皇帝下一个命令,到京城进行应对,需要半个月。>
而四人这里只需要短短几分钟。>
而皇帝如果将兵力分散出去应对,就会产生一个大问题。>
他分散出去容易,就必须高度信任手下的将领。>
因为分散出去的将领,要十多天才能将消息传递到他这里。>
他很容易就陷入信息迷雾。>
而且分散出去容易,一旦想要收回来,就难了。>
而他这里,兵力就少了,很容易成为致命弱点。>
因此,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如果他的皲队四处分散,光是通讯就要花费十几天时间,那样的话根本就没法协调作战。>
所以说皇帝的士兵,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沿着一条线进攻。>
同时派兵维持住自己的补给线。>
面对这种局面,皇帝只好下令在补给线上设立一个个粮台、堡垒,用来防御敌人的攻击。>
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