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三章 做公益(4/6)
“每月一元钱,读遍所有书”,这就是他为公益性的惠文堂想出来的广告语。>
至于具体做法,就是对爱读书的人,以身份证号码或户口本做登记,然后收取十二元的押金。即可让该读者成为惠文堂的会员,随意从惠文堂书店现有图书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
何时归还悉听尊便,不过一次性最多只能同时借走五本书。>
而且发放的会员证有效期仅为一年。>
提前收取的十二元押金就相当于读者借阅的年费。>
会员证到期后,如果读者不再续费就自动作废,相当于有效期内一年中,每月收费一元。>
如果和公立的图书馆相比,宁卫民的书店,最大的优势是手续简单,押金也少。>
而且没有节假日,只要开业后,全年每天都有人值班,方便读者借还。>
还有他肯定会买一批比较热门的读物充斥书库的,绝不会像公立图书馆那样。>
里面的书目几乎和现实世界相差了十几年。>
恨不得还全是《金光大道》、《艳阳天》这样早已过时的小说呢。>
当然了,像这么干那肯定是要赔钱的。>
因为即便琉璃厂这家书店无需租金,开业后能拥有一千名会员,那一年下来也就收取一万两千元而已。>
这点钱勉强也够给职工开支的吧,连水电费都得另外想辙,就别谈增补读物的费用了。>
那么没办法,宁卫民还是得额外在店里卖点茶水、咖啡、糕点、文具,还有那些工艺品什么的来补贴主业才行。>
不过,这些东西的价格和档次肯定就要接地气的那种了。>
顶多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赚几个小钱儿罢了。>
但话说回来了,宁卫民毕竟不是普通人。>
由他来开办这样的公益性读书机构,比起旁人还是有莫大优势的,起码能他在成本上就会省很多。>
为什么呢?>
因为其一,他过去一直为皮尔卡顿公司和天坛公园策划的活动。>
特别是夏季书展,这让他跟许多的出版社建立了较好的关系。>
他如果有需要的话,无论哪个出版社肯定会以最低的折扣把库存书给他。>
真要是滞销好几年的,弄不好为了清库,卖个人情,还白送他了。>
还有其二,孙五福是替他游街串巷收旧货的,这么多年来给他收上来的旧货不老少,数以万计。>
然而旧书、旧报、旧杂志、旧照片和旧图片,更多。>
这些东西卖出去一部分,但剩下的也足足有两间房,起码两万册书籍呢。>
原本宁卫民过去是打算在南神厨办个图书馆的,后来南神厨用于为西游记剧组筹钱,办展览了。>
这批书册就没派上用场,现在可好,足够宁卫民支撑起两三家连锁店的。>
这么说吧,别人要开这么一家书店,成本要是有四五万块的话,那对于宁卫民就是四五千足够了。>
无论桌椅板凳,还是书架、家具、灯具全都包括在内>
你说他到底有多么的合适呢。>
至于最后说到让宁卫民头疼的事,那就只有一个。>
这样的店铺虽然不挣钱,但却是积德的事儿,对于京城的老百姓很重要。>
赔钱事小,但万万不能干走偏了,那就好事变坏事了。>
所以宁卫民可不敢再随便交给别人管了。>
他必须得找到一个有能力,值得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