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赔钱乐意(2/4)
书是从厨师的角度来论述宫廷餐饮的,更没有一本书能教人怎么去烹饪宫廷菜肴。>
所以这本书就显得尤为难得了,特别就特别在这里了。>
由于有张大勺和他在厨行里的一些老朋友帮忙,在专业性上绝对是拔尖的。>
不但几乎每种菜肴都,附列配料和烹制做法,于各个门类之下最后附清代膳单节选,向读者展现原汁原味的宫廷美食。>
而且还系统性的介绍了御厨房不同部门的准备工作,阐明了宫廷烹饪和民间烹饪的区别,并且揭示了宫廷菜肴靡费的缘故,更把一些就连专业厨师都未必知道的烹饪小技巧也写在了书中。>
此外,以专家为主的编纂小组还运用大量新史料,在美食中寄寓了大量的文化掌故。>
更清楚的介绍了宫廷饮食的演变和传统。>
可以说这本书兼具可读性、实用性。>
不但适合美食爱好者、厨艺爱好者及宫廷史爱好者等阅读,尤其对专业厨师的实际工作有着不小的帮助。>
第三点就是在于这本书还打破常规,在书里介绍了清代宫廷一些御厨的个人情况,以及他们所拿手的菜式。>
不得不说,这还是第一次在正式的出版图书里肯定这些付出劳力的厨师们对于饮食发展的贡献和功绩,相当于给这些人树碑立传。>
于此同时,这本书还理清了一下宫廷厨艺传承的脉络,比较客观介绍了御厨在解放后开枝散叶的大致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正本清源的“打假”作用,起码能遏制一些滥竽充数的“假御厨”在内地餐饮行业里吹牛皮懵事,弄虚作假败坏宫廷饮食的名声。>
尤其让张大勺欣慰的是,他自己虽然没有名列这本书里。>
但其祖父、父亲都分别以名厨的身份被写入了这本书里。>
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让他满意了。>
其实比起个人的扬名,这更是他乐于见到的。>
总之,这本《紫禁城的味道——宫廷饮食图录》在面世之后。>
虽然因为价格太贵,定价三十元一套,销量并不是很高。>
恐怕只有一些专业对口的单位,和少量的个人才会花钱购买。>
但不得不说,这本图书在各区的饮食公司反响很大,更被饭店协会极力推荐给外地的餐饮名店,受到了许多厨师的高度评价。>
尤其是那些在京城经营宫廷菜肴的名店更是争先购买,组织骨干员工从中学习。>
《华夏食品报》、《旅游报》、《港城导报》这些相关报刊也是发文报道,介绍推广这本图书。>
如果从业内广泛好评的反响来看,毫无疑问,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华夏餐饮文化,对于京城宫廷菜肴的推广和普及作用不容小觑,的确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这还不算,与这部图书内容相关的,还有一些影音资料。>
包括了张大勺以及坛宫饭庄返聘来的那些当代名厨,他们这些人各自的厨艺演示的一些影音资料,以及他们对于京城勤行的口述历史,也都在汇编整理之中。>
最终将会根据这些影音资料制作完成,一部名为《京城勤行》的专题纪录片。>
而且由于拍摄纪录片的人都是京城电视台聘来的,通过他们的关系,也已经与京城电视台达成了在电视屏幕上播放这部专题片协议。>
再加上“京城工美行业传承文化资料汇编部”也没闲着,他们也根据许多工美行业老匠人所提供的资料和个人的支持,完成了一些行业的影音资料的汇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