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真性情(2/4)
大的口气。>
那些真正的大鱼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要不说国内最早的一拨富人都在京城呢。>
所以说,现在的京城,买卖是特别的好做,而且还都是大买卖。>
这么一来,因为有大批的人发了横财,挣到了钱,高端奢侈品的销量暴增也就可以理解了。>
实际上,无论是交际上的宴请需要,还是送礼需要,又或者是自己的享乐需要,都是水涨船高。>
所以虽然茅台厂是连年增产,可架不住名气在外,认这个酒的人越来越多啊。>
如今没有特殊渠道的人根本搞不到这玩意。>
好酒好烟,越发在求人办事的领域中凸显出“硬通货”的特点来。>
无论怎么看,以茅台现在三十五元的官价来看,都显得潜力无穷,值得拥有。>
那么做出这样要提前囤货决定,对他而言,自然是有备无患,万无一失的明智之举。>
囤货的方向,他选择茅台和五粮液也是权衡之后的最优选择。>
因为鉴于茅台和五粮液越搁越香,未来兼具奢侈品属性和增值属性的特殊用途。>
即便不作为短期投机生意,作为长期投资的买卖来看,这笔买卖也包赚不赔。>
当然,同样是对这件事的看法,张士慧肯定没有宁卫民这么全面,这么透彻。>
按理说,要是换一个人,这么突然间给他这么个主意,让他一股脑的拿账目上高达 十万的资金,都投资在买茅台和五粮液这件事上,他真未必有这么大的魄力,弄不好还以为出这主意的人是打算坑他。>
但问题是,宁卫民可不是其他人啊。>
说句不好听的,自从宁卫民为了把京城坛宫总店的位置留给张士慧,而把杜阳给安排到承德避暑山庄去立山头的那天起。>
张士慧就对宁卫民死心塌地,暗暗发誓要永远唯宁卫民马首是瞻了。>
何况除了他们这层可以彼此互信的关系,宁卫民本身的地位和影响力一直都在同步增长。>
别的不说,就冲宁卫民在皮尔卡顿公司居然靠打工能打成第三股东,让法国老板心甘情愿白送他百分之十五的公司股份。>
就冲宁卫民一个人跨海征东,能在日本赤手空拳打拼下好大的一份基业,还能把日本的“第一美女”娶回家,把邓丽君给拐带到京城来。>
他就是张士慧心目中永远都会创造奇迹的英雄。>
张士慧对他就完全心服口服,五体投地了,压根不相信他有什么事是做不成,办不到的。>
说是他已经把宁卫民当成了个人偶像在崇拜都不为过。>
真要是宁卫民哪天突然给他拿出一个烧过的白煤球来,告诉他这是吃了就能延年益寿灵丹妙药。>
张士慧都能相信,毫不犹豫,美滋滋的给吞了。>
迷信嘛,这就是他对宁卫民的强大信心,就到了这种地步了。>
更别说张士慧现在身为坛宫饭庄的一把手。>
别的不清楚,他可清楚茅台在饭庄的销量如何啊。>
别看坛宫饭庄酒水单上茅台的售价高达九十八块一瓶,可以说在京城卖的比哪儿都贵,和长城饭店的价格也不相上下。>
可来这儿吃饭的宾客就没有人在乎的。>
相反,最近这段时间,特别是国内的顾客,还有点非茅台不喝的意思了。>
甚至有人还从坛宫饭庄整箱的购买,因为外头弄不好会买到假货,他们就信坛宫饭庄的茅台保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