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拌嘴(3/5)
于是乎,这两口子真就不自觉的又吵起来了。>
毕竟他们的夫妻矛盾只是暂时压下去了,并未从根上真正解决。>
这下一对了因果,就春风吹又生了。>
而且女人呀,还最喜欢旧事重提。>
姚丽华为了嘴上痛快,不惜把沙经理出轨的破事儿毫不顾忌的当众捅破,更是让夫妻矛盾瞬间变得激烈起来。>
结果自不必说,沙经理闹了一个没脸,简直得这屋没法待了。>
真是恨不得当场再给自己老婆两巴掌,把她的嘴撕烂。>
原本跟老婆唠嗑磨牙就是为了减少自己身上的压力,避免挨唠叨,没想到事与愿违。>
眼瞅着同处一室的这些老师傅们都把奇怪的眼光投射在自己身上,甚至服务员也奇怪的看着自己。>
沙经理这叫一个后悔啊,真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愠怒之下还真有几分离婚的心思了。>
不过幸好,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士慧回来了。>
他一下子成了这两口子的镇定剂,避免冲突的和事老。>
眼瞅着这对儿蹦跶式夫妻凑在一起干仗,惹得整个待客室都要不安宁了。>
无论于公于私,张士慧都不能不管。>
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外人也有外人的好处,总能得几分薄面。>
尤其沙经理和姚丽华又是为了求人来的,只要没完全丧失理智就不会继续把事态扩大。>
于是在张士慧说好说歹,连哄带劝之下,还是比较顺利平息了这对冤家的相互倾轧。>
何况张士慧还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还带着几个服务员来送点心的。>
美食有助于平息沙经理两口子的情绪,且让他们见识到了芸园更周到的礼仪和排场。>
敢情这会儿时间已经快下午三点半有余了,按照西方的说法,是下午茶时间。>
依照外国人的习惯,是要喝喝茶,吃点茶食点心的。>
华夏虽然没这种说法,但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需要。>
通常在两顿正餐之间的“小饥饿”来袭时,华夏人往往也得来点饽饽或点心进食,名曰“垫补”。>
待客的屋里有饽饽不假,但宁卫民考虑得比较周到。>
知道他客人里还是有不少老人,也许牙口不好,也许肠胃不好,也许不好意思公然吃喝,便还是专门叫厨房弄了几罐子粥食和馄饨给各屋的客人送了来。>
有甜有咸,都是温热的流食,任凭客人根据喜好自选。>
虽然他分身乏术不能及时见客,但总不好让久等他的客人饿肚子。>
尤其是他送来的东西那叫一个讲究,就是再不高兴的人看到,也会把负面情绪转为食欲。>
先说这粥,芸园的大厨房熬的是腊八粥。>
光是米就有七种之多,大麦、小米、白米、黄米、薏仁米、芡实米、菱角米。>
属于豆子的,又有六种之多,如黄豆、芸豆、红豆、绿豆、赤豆、黑豆,再加上枣儿和栗子。>
属于“粥料”的,又有十一种之多,瓜子仁,核桃仁,杏仁,莲子,葡萄干,青丝,红丝,红糖,白糖,粉白糖,芝麻……>
香喷喷,甜蜜蜜,熬的软烂浓稠。>
虽不如坛宮饭庄的排场那么大,粥果儿一摆开就数十种之多,琳琅满目的那般好看。>
但也足够丰盛,足够诱人。>
至于馄饨,那也是真材实料的高汤元宝馄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