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豁出去了(2/5)
人门前排队的人太多,往往几个人同来回留下一个人排队,其他人都跑到肯塔基来休息来了,他们根本就无意到肯塔基消费,只是借个地方避风等候而已。>
这侮辱性可太强了,简直把肯塔基当成了姜饼人的候餐区了。>
总之,这一切都让汪大东心知肚明,再这么白白等下去无异于慢性死亡。>
他必须赶紧破局,尽快找到一条突围之路才行。>
否则他的快餐帝国还怎么实现?>
他哪里还有可能当上公司的合伙人?>
他还谈什么未来,谈什么抱负?>
然而随着对姜饼人关注越多,调查越多,了解到的情况越多。>
汪大东就越来越失落,越来越恐慌,越来越惧怕,越来越心寒。>
因为姜饼人好像就是他天生的克星,完全没有什么短板,好像样样都要超过他。>
据汪大东调查得知,这家快餐厅的老板姓沈,也是个美籍华人。>
也就是说,姜饼人除了和肯塔基一样,都能享受合资企业税收优惠。>
而且这个沈存本人,也并不是个餐饮业的外行,人家在美国也是开餐厅的。>
哪怕是开中餐厅的,可沈存从小在美国长大,对西餐和美式快餐也不会陌生。>
毕竟快餐业是那么简单的东西。>
在美国发展多年,运营模式已经成熟,市场早就被几大巨头瓜分殆尽。>
对长期生活在美国的人来说,哪怕是个移民,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毫无神秘性可言了。>
这个沈存明显就很懂得快餐业玩儿法,甚至他还有了进一步的改良措施。>
实际上,汪大东就没想到,还别看姜饼人那么多菜品。>
可厨房连一把刀都没有,全部都是加热就能上的菜品。>
这么一来人工开支也就比肯塔基少,而且效率极高。>
仅一个服务员就能满足五六桌客人的需求,独立完成烹饪、上菜和清理工作。>
这一手简直把他给惊艳到了,甚至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还不算,再加上姜饼人还凭借巨大的资本优势形成了规模效应。>
一开就是五家餐厅,所有菜品和酒水饮料都采用本地食材,只有调味品是大批量海外购买。>
这些长期需要消耗的成本开销可比汪大东的肯塔基低多了。>
那真是越有钱就越省钱。>
而且人家还在餐厅的位置、装潢、餐具下了心思的,水准接近正式的西餐厅,可比肯塔基显得高级多了。>
但偏偏菜品的价格又是那么便宜。>
这叫什么?>
这就是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所以汪大东的肯塔基哪里还有赢的机会?>
说句实话,他就是降价降到自己吐血的地步,也没有人家那样的价格优势。>
何况即使如此的价格,人家还能依然有赚,不是小赚而是大赚。>
他又怎么跟人家竞争?>
汪大东不知道自己这个竞争对手在报纸上那些感人至深发言是不是由衷的。>
但他却无法否认,“真正好吃的东西,应该既便宜又好吃“这句话,从沈存的口中说出来,对于顾客实在是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轻而易举就赢得了京城百姓的心。>
无论是不是喜欢西餐的人,都会认为姜饼人是个有良心的企业,对其好感倍增。>
就冲这个,姜饼人就已经在大陆市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