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买玉(3/5)
店,和京城其他的涉外酒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里是古香古色的园林,是当年京城第一首富的私家宅院。
不但气派,奢侈,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非无名之地,庸俗场所。
所以这些玉器买回来,还能增加芸园的底蕴,提升格调,怕是任何客人来到芸园,见到这些丰富的玉器收藏,也会为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而感到震撼的。
自然而然,也会增加对芸园的评价。
要知道,卖服务并不是芸园的本质追求,也不是芸园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力,卖文化才是。
最后,宁卫民认为,现在要去玉器厂买东西,时机也是非常合适的。
因为大家都在抢东西,买多了也不惹眼啊。
过去可不行。
宁卫民早就看着那些东西好了,巴不得都想搬回自己家来。
可不行啊,过去想多买一些,他就怕惹人注目,万一引来有关部门调查他的财务状况,那就不大好了。
所以一直以来,他每次去玉器厂,都必须克制自己,保留一定分寸,只能是细水长流,慢慢购买。
但现在就没这方面的顾虑的了,反正京城的商业市场已经全乱套了,即使是他们把玉器厂搬空,在这种情形下也不算什么了。
不得不说啊,宁卫民出的这个主意可是太能算计了。
而且能够投其所好,一下子就把江念芸给说动了。
要知道,原本江念芸就是个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千金小姐,父亲又是学建筑的。
对于艺术品的喜欢和审美,对她那都是胎里带的。
尤其对于玉石和翡翠的喜爱,更是由女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一听宁卫民把玉器厂里的玩意说得那么好,而且方方面面考虑得还那么周到,江念芸顿时也把粮食什么抛于脑后了,马上就要去看看,让宁卫民给安排。
康术德虽然对此有点意外,却也不反对。
老爷子琢磨着,买这些玉器确实也是个玩意,怎么也比花钱囤粮食强啊。
这大热天儿的,几千吨粮食最后都得喂了虫子,还不如买这个呢,于是主动成全,跟玉器厂的厂长打了电话,替江念芸约好了拜访的时间。
就这样,第二天早起,连宁卫民,带康术德,都陪着江念芸去了京城玉器厂了。
还别说,一逛仓库,那琳琅满目的玉器,直接就把江念芸看的头晕目眩。
特别是其中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大作,简直太精彩了。
比如说解放前,京城玉器业艺人中就曾流传有一首顺口溜。
“叫花子,潘秉衡,小辣椒,刘德盈,小诸葛,王大头,下三滥,是何荣。”
这并不是骂人的话,而是指京城玉器行中的“北玉四大怪”,每句顺口溜道出了其各自的突出特征。
而这四个人后来可都被吸收进了京城玉器厂,每个人均有佳作留存,而且就放在库房里吃灰呢。
像“四大怪”之首潘秉衡,此人一心扑在琢玉上,生活里不修边幅。
晚年竟得了个“玉饕”的外号,可见其痴迷程度。
他的主要工艺成就是,发明了套材取料的办法。
并于1937年把乾隆朝已经失传的玉器压金银丝嵌宝工艺重光,此技艺后来又被称为“金镶玉”技法。
如今他的作品在厂里还能见到的有,碧玉《待月西厢》、松石《二乔理妆》等。
那都是各色宝石、象牙、珊瑚等珍贵材料互相结合的作品,漂亮、巧妙与华丽程度,远不是今日人们所能想象的。
尤其是一尊珊瑚《六臂佛锁蛟龙》,更是潘秉衡巅峰之作。
其艺术水准远超已经被法国巴黎卢浮宫、美国费城博客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