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无人问津(2/4)
三年能学出一手艺人,十年却学不出一个买卖人。
商场可并非都是花团锦簇,意气风发,灯红酒绿,声色犬马。
还有陷阱背叛,阴谋诡计,天灾 ,时刻都有可能遇到能让人倾家荡产的风险。
脑子不够,手腕不强,心里素质不佳的人,可玩儿不转这个高端的刺激游戏。
就拿年京和江浩他们来说。
尽管他们下海较早,算是共和国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而且他们有关系,有背景,有资金,有消息渠道,既会想也会算计。
远比大多数赤手空拳投入商海大潮中的普通人,拥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和保险。
可问题是,他们是计划经济制度下长大的一代人,对市场经济规律有着天然的陌生感。
尤其缺乏经济常识,对于自由环境下,市场经济的规律,经济发展的高、低、弱、强的发展周期性并不了解。
很明显,在并不公平的特殊市场环境中进行倒买倒卖是他们长久以来的利润来源。
长期依仗某些关系和红印章作弊拿到的货源,才是他们唯一懂得的赚钱方式。
于是当市场环境产生巨大改变,真的变得自由起来,按照经济规例发展的时候。
他们这些习惯了靠关系和人脉来解决市场问题的人,还按照老办法去做生意,就难免要出问题,甚至栽个大大的跟头了。
真正懂得市场规律的商人,遇到这种抢购大潮,都会一边抛售,一边收紧银底,缩小战线,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经济低谷。
因为他们知道,当经济发展到高峰的时候,低谷也就快到了。
可惜,无论是年京还是江浩,他们只知道京城的哪个衙门口朝哪儿开,怎么请客,怎么送礼,怎么恭维,怎么搭关系,怎么声色犬马凑趣维持气氛,怎么借助家里长辈去狐假虎威,完全走的就是另一条路。
这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成大气候的命运。
尤其是他们最近实在是太顺了,还刚刚做成了一笔甜买卖,从宁卫民手里赚到了一大笔的利润。
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也就特别容易瓢。
于是只凭着头脑一热,就倾尽所有去做了一笔倒卖录像机的生意。
而且千不该万不该,他们不该贪心不足。
等拿到这批货之后,一件不卖全都压在了库里,非要等到录像机涨到六千再出手,一举赚到手一半的利润。
原本他们在八月底的时候,还是有机会能卖掉这批货的,多半也能赚到不少钱。
可结果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就因为他们对于利润预期太高。
这一等,最终等到的可不是赚得盆满钵满的辉煌胜利,而是一场把他们淋得精透的暴风雨。
…………
说实话,其实时间一进入九月份,年京就觉着不对劲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头几天,还有无数电话打来找他要货,询价呢,但这几天忽然就没动静了。
这让他觉着好象自己与世界隔绝了,仿佛别人把他给遗忘了似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说不出来的别扭,不踏实。
于是他第一反应就是去找江浩谈谈,商量商量这件事。
可谁承想,江浩的状况更不正常,也比他更焦虑。
他一来到江浩的公司,推开经理办公室的门,就看到捋起袖子的江浩嘴里叼着烟,抱着电话在佯装镇定地狂打电话。
“我这可是日本原装的货啊,多少公司想要,我都没舍得给啊。当然了,咱们是老朋友了,我就答应给你。货我是三千八进的,加上仓库管理费啊,我给你三千九,怎么样,我一分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