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四月(2/3)
留影,得以把质朴的感情永远的留存下来。>
这都是三十年之后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真实存在。>
所以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
许多日后可看似不切实际,分外可笑的东西,想当初却往往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打个比方的话,这就像个无亲无故晚年落寞的老人一样。>
谁也不会知道,他也曾年轻过,甚至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
皮尔·卡顿公司作为外资企业,天然就把自己置身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外,是无需参与的。>
另外,从公司管理层讲,也是不会愿意为这些事牵扯员工的精力,为此占用雇员们的工作时间的。>
所以整个公司里,除了像霍欣这样自视甚高,心高气傲的白领们。>
对待这些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性活动,完全是裁判者和评论者的态度冷眼旁观以外。>
像宁卫民这样的实干派,大忙人儿,更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事报以关注。>
这个月他脑子里根本容不下别的,也只能是全神贯注忙和着三件事。>
应付暴增的游客,为建国饭店专营店做筹备,以及开业。>
说起这第一件事,其实如果不考虑天气的原因,当然应该算是宁卫民自作自受。>
谁让他想到了那个印制参观票的主意呢?>
那用于宣传的票面,被宁卫民印制非常精美。>
图案和内容是美院一个老师按照宁卫民需要设计的,艺术气息十足。>
票上的地图和冠以皮尔·卡顿之名的雕塑展、陈列馆、咖啡厅这样的相关内容,无论对外宾还是内宾都有充分的吸引力。>
于是乎月中的时候印制完成的首批参观票一开始发放,效果立竿见影。>
斋宫陈列馆的接待量完全是骤然暴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过去两三倍的游客数量。>
再加上宁卫民刻意结交的那些导游和翻译发力越来越大。>
斋宫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祈年殿、回音壁、圜丘三个天坛公园招牌式的主题性景观之外,最热门的游客打卡地点了。>
那真是把整个斋宫上下都累得够呛啊。>
不但姑娘们工作量骤增,就是公园方面的巡查员也被宁卫民给征用,使唤上了。>
两个人临时派到大门口以收票的方式控制人流,只剩下一个人巡察各处。>
不过累是累,也没法聊天了。>
偏偏大家还发自内心都挺高兴。>
为什么?>
挣钱啊!>
姑娘们的提成是明摆着的规则。>
眼瞅这营业额一日日以火箭速度攀升,谁心里都能算明白这笔账。>
而每天园方派遣来的这三位巡查员除了好烟好茶照样沾着光,口儿已经被斋宫给养刁了。>
他们还能因为这份临时的看门差事,从宁卫民手里领到一人三元钱的补贴。>
这对他们几个人来说,那真是了不得了,一个月能多出近百元呢。>
将近一个半月的工资,连园方给开的工资加一起,比他们保卫科长收入都高,那谁不美啊?>
说实话,他们还巴不得像这样永远的把斋宫的大门守下去呢。>
(注:户贴儿,京城土语,指蝴蝶。花狸虎儿,京城土语,指青蛙)>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sod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