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假大方(1/3)
宁卫民确实大方。>
不过说实话,其中的水分可是不老少。>
再怎么,他也到不了能比肩孟尝君的地步。>
像罗广亮,纯属就是不知内情,高估了这些服装的实际价值,才会被唬住了。>
这并不奇怪,在这个年头,个体经济才刚刚起步,经济主体仍以国营性质为主。>
大多数走商店商场渠道的商品,交易价码仍然是长期恒定的。>
涨价,那得国家说涨才行,而且绝对没有自由议价的可能。>
尤其是工业制品,即便国营商店会对某些特定商品做减价处理,幅度也相当有限。>
这就导致在罗广亮的认知里,这些正规厂家生产的衣服即使再便宜,那也不会太离谱。>
最起码也得七八块一件,这就了不地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给这一车货最少也得四千来块啊。>
像宁卫民这么送衣服,确实就跟见谁给谁塞钱没多大区别了。>
这样的人情显然大得要命。>
可实际上呢,这些玩意却都是宁卫民以出厂价的两折半拿来的,哪儿值得了那么多啊?>
这些商店里零售价十一块八的的确良衬衣,出厂价是十块二。>
宁卫民拿货的平均成本却只有两块六。>
商店里零售价八块九的秋衣秋裤,出厂价是八块整。>
宁卫民拿货的平均成本仅仅才两块钱。>
所以这一车的衣服,六百来件,对宁卫民而言,不过一千三百块钱而已。>
他给李主任撂下的二百件,表面上价值两千,可满打满算,实价儿才四百五。>
甚至于按照企业间约定俗成的财务惯例,这笔钱,宁卫民还可以“扎”上一个月,之后再给红联厂开支票呢。>
同样的,由于在下半场,皮尔·卡顿公司还将把这批货再转手给宁卫民个人,这种交易的本质上是左手倒右手。>
宁卫民也根本不用马上拿现金给公司补上窟窿。>
只要公司的账目上资金充裕,他还可以照样以一个月为期,到了时间再把这笔钱给公司补上。>
这就意味着,里外里他能拖出差不多两个月的账期来。>
另外,由于国家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皮尔·卡顿公司这边,目前连交易税都是全免的。>
宁卫民顶多把理应交税的钱,留下给公司作好处,账面上就足可以交代过去了。>
那不妨想想看吧,有这两个月的时间差,这小子光卖货,兴许都能把货款给卖出来了。>
这笔生意对他来说,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那到他手里的这批货,跟白给,又有多大区别?>
他舍的这点衣服又算得了什么?>
要不说呢,就这份儿礼送的,他绝对是赚大发了!>
虽然街道办事处的级别是小了点,可那也是政府的基层机关啊。>
仅仅花了这几百块钱,便能获得整个街道办上上下下的好感,能买到一级权力的鼎力相助,难道这便宜占得还小啊?>
再不知足,他宁卫民简直都不是吝啬小气了,而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
至于这件事中最关键的一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宁卫民就能用这么低的价钱就拿到红联厂的货?>
为什么他就可以不受红联厂相关制度规定的五折限制?>
其实其中的诀窍特简单,全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