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章 捞肥了(2/4)

地。

要知道,这年头的舶来品的意义可不同,谁拿着洋烟洋酒都足可以好好显摆一番的了。

所以尽管宁卫民在民警们身上花的钱比其他人还要少一些。

但仍然让民警们相当惊喜,就没有人不高兴的。

此外,就连给区分局送的锦旗,以及对各方各面领导表达的谢意,宁卫民也都想到了。

安排得是滴水不漏,八面溜光。

但这就是题外话了,在此无需多加赘述。

总之,在宁卫民精心又贴心的筹措下,他的游园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

无论对外还是对内,基本上都达到了一种比较理想化的运作状态。

那自然而然就打响了牌子,在百姓中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引得人气一日比一日更加旺盛。

反过来呢,作为宁卫民个人而言,他当然也不会白忙一场啊。

都说商人是无利不起早的,这话没错。

仅仅由此而来的商业利益,就已经足以弥补宁卫民殚精极虑的付出了。

别的不说,咱就说说“打金钱眼”这一摊儿吧。

利润之丰厚,远超宁卫民的预计。

光大年初一头一天,聚敛起来的硬币,就超过一千七百多块啊。

这事儿说出去大概都没人信。

合着就为了讨个吉利,求个好运。

居然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个游客白白扔了三分钱。

这手大不大?

那十五天合算下来,又得多少钱哪!

而且这笔钱连数儿都没有,自然就没必要入账啊。

那不就成了宁卫民的私人收入了嘛。

与之类似,宁卫民把一些公园商亭里的零食、玩具和自家的烟酒、旅游工艺品聚集在一起。

随便让人摆的两个套圈儿摊儿,居然也收获颇丰。

别看两毛钱能扔仨圈儿,收费似乎不高。

别看二等奖也就是价值一块六外汇券的希尔顿三盒,头等奖是一个斋宫标价十块的石雕烟灰缸。

可问题是人越穷,博彩兴头就越高。

再加上宁卫民的摊儿又是独家垄断性的经营。

那大队排的啊,头一天下来,两处加在一起居然就获利一千出头。

吓人不吓人啊?

而且必须得说清楚了,宁卫民是个输得起的人。

何况她图得本来就不是盈利,而是聚拢人气。

他是绝对没弄虚作假,甚至还巴不得有人能赢的头奖,引人瞩目呢。

要说他唯一动了点鬼心眼的地方,也就无非规则里加了一条。

套中过三等奖以上的人,如果还想再套,每胜一次,就必须得往后退一米罢了。

结果就凭这个,套圈儿摊儿胜算就维持在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啊。

他是既赚了人气儿,也赚了大钱啊。

但这还不算什么呢。

要知道,宁卫民可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张士慧,罗广亮的一干兄弟都招引来了。

他还假公济私地给他们划分了最好的位置,那钱简直是赚海了。

张士慧这边,别看那些库存的廉价烟酒是赔着往外卖的赔钱货啊。

但出货速度和折扣的程度可远超平日的经营。

赔的少是卖的多,没出五天呢,库存就见底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