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激动(2/3)
么大的漏儿啊!>
难怪古话说啊,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
有多么划算可见一斑!>
但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宁卫民还知道未来的书画走势,注定会产生一种“价值倒挂”的现象。>
未来几十年里,古代书画的行市,远远不如近代书画火爆。>
要是到了2009年,就这一幅沈周,了不地,也就和齐白石打个平手。>
石涛?靠张大千出马也基本上够了。>
这也就意味着,今儿卖出去两幅字画那太值了。>
宁卫民要再花个二三百从这只里买上两幅,三十年后就能回本儿啦!>
这买卖要再干不过,就没干的过的啦!>
嘿,说来也是好笑。>
想他当初穿越过来,还一度以为这年头除了攒邮票,就收古董和硬木家具划算呢。>
哎呀,现在看看,那不是糊涂车子嘛。>
是,这些东西是便宜,可那是只跟这些东西自身的升值空间做纵向比。>
要是和同时期的近代书画做横向比较。>
收古董、收家具,其实一点也不划算,性价反而差得多。>
就信托商店里的硬木家具,一张椅子怎么也得十五二十的,一个八仙桌就得五六十元。>
瓷器也是,鬼市上淘换件儿像样儿的东西,总得十几块,几十块的。>
即便都是对的,可这些玩意以后又能涨到多少去?>
杂类的升值空间不如家具木器,家具木器又不如瓷器。>
哪怕瓷器,日后能拍出上千万就已经算牛了,上亿可就太难了。>
还必须得有个前提,是官窑,是稀世精品才行。>
这么综合来看的话,无论古董还是木器家具,基本升值空间大致也就在几十万至几百万之间。>
这是什么样的资金利用率啊?>
比起近代书画最少缩水十倍,就连猴票也及不上。>
何况沾上文物的边儿,风险也大,弄不好就能摊上罪名。>
再说了,木器占地儿可不小,家具买回来又往哪儿搁啊?>
总之,有一样说一样,哪儿有收近代字画这么光明正大,自在得意啊。>
这只能说人要办事先得动脑子。>
收藏上也得因时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能刻舟求剑啊。>
实话实说,眼下来看,收藏最大的利,无疑还是藏着这些近代书画中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要真是想发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鬼市淘换古董卖掉,然后掉头再买近代书画。>
那才是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一本万利的甜买卖呢……>
就这样,越想越美啊,宁卫民心里乐开了花。>
那后面他该干什么还用琢磨吗?>
赶紧转头回修复室,去跟康术德打商量。>
也巧了,他才刚跟老爷子嘀嘀咕咕的说好了,又作揖又点头,获得了批准。>
宋主任就带着会计来送钱了。>
宁卫民一见,赶紧抢着迎过去了。>
“宋主任,再跟您商量点事儿啊?”>
但这可把宋主任吓了一跳,他还以为这事儿又横生枝节了,赶紧把丑话说前头。>
“别别别,这收据都开好了啊?现在要变卦可不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