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编外部长(3/3)
事实也证明,这一手的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二十天之后,当然所有的六套房焕然一新。>
那些有意成为钉子户的住家们,一看房,就走不动道儿了。>
在他们的眼里,这些房子的的确确就是金銮殿的样子。>
这甚至包括那打一开始在见面会上就表示不想搬走的那个住户。>
他看第一套两居室的时候就相中了。>
居然也不顾邻居们的情分了,当众跟所有邻居们表示,死活就要这套啦,谁也甭跟他抢。>
就这样,没两天,这些住户们也全都高高兴兴的搬走了。>
宁卫民一算账,迁走这些居民,总共耗费了将近十八万元。>
可他也因此落手里六套学区房。>
未来这六套房的升幅,足以抹平一切搬迁成本,甚至还有的赚。>
如果再加上工程款沾坛宫工程的光,应该说他这时候迁走居民再明智不过了。>
何况他还借着这事儿和街道、房管所、派出所结成了相当良好的关系。>
这也都是收获啊。>
总之,怎么看,这都是一笔毫无后患之忧,很划算的买卖。>
让他没法不为自己的“杰作”和“手段”感到满意。>
尤其是当他看到《光明日报》上刊登的一条头版消息后,更是抑制不住得意,发自内心的乐了。>
因为那是在“省厂长经理研究会”上,与会的五十五位国有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联名发出了“请给我们松绑”的公开呼吁。>
这封呼吁书首先由《福建日报》刊登,随即,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转载。>
关键是,《光明日报》所转载的内容里。>
除了有关福建企业家们对“现有体制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遇,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诉苦之外。>
除了他们要求下放包括“厂长负责制”在内的等十个方面的权力。>
《光明日报》的记者还随文采访了一些京城企业家们,附上了京城企业的共鸣。>
时任首钢厂长的周厂长就在呼吁书之后,发表个人言论,表示坚决支持。>
自称“我虽然管了几十万的人,价值十几亿的资产,但是我连批个厕所都需要京城经委来帮我签字。”>
想想看吧,什么事儿就怕人比人啊,宁卫民还能不笑吗?>
要这么一比,他借助天坛公园所实行的商业计划,权力大的简直没边了。>
他应该算什么级别呢?应该算是编外部长吧。>
别的不说,北神厨的工程一旦完工,这真够他吹一辈子的牛了!>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sodu777.)国潮1980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