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朱门绣户(2/3)
房檐,有着极为精美的砖雕,绝不同于民间制式。>
最关键的是,那足足七层的大条石高台阶,和分立大门两边的一棵老槐树,一棵老榆树,显得尤为的气派。>
这种由台阶垫起来的高度,让这个院子和整条胡同其他没有台阶的院门一下就区别开了。>
要知道,台阶比朱红色更能说明级别的问题。>
因为只有皇亲国戚和有爵位的勋贵之家,才有这种起高台阶的特权。>
这个五号院和三号院、一号院都是一样的,台阶足足高有两尺。>
这就是清宗室住宅的显着标志。>
这样的台阶高度,虽然低于王爵,却与贝勒、贝子是相同待遇了。>
辅国公以下的宅院都不可能追上这样的牌面。>
那想想看,能拥有这样的宅子,是一种什么样的福气啊!>
三十年之后,好些人都费尽心机,哭着喊着,不惜一切代价要嫁入豪门。>
有志气的人顶多也就敢说一句“我就是豪门”罢了。>
可豪门多了去了,这样的朱门绣户却着实难找啊!>
想到这样的宅院马上就要落在自己手里,宁卫民能不高兴嘛。>
他要是真长了尾巴的话,这个时候绝对能美得翘起来啦!>
只是懂与不懂真是两回子的事儿。>
眼瞅着宁卫民站在门口不走了,表情也因为上下打量四合院的门户,而不时的发出唏嘘之声。>
这反倒让那母女二人和吕所长都误会了。>
还以为他是嫌弃。>
老太太赶紧说,“您别嫌这房子旧啊,材料可都是实打实的东西。瓦都是用的筒瓦,不容易漏雨。屋里的地都是花砖漫地,房子绝对没有碎砖头和夹心墙。”>
大闺女也说,“不信您随便扣块墙皮看,连院墙都是整个灰砖砌的。要不您就跟住家打听打听。我们这院儿从来不招土鳖。要真是碎砖墙,那掺了土,哪儿能看不见土鳖呢?”>
吕所长想得更多了些,问“你嫌这高台阶出入不方便吗?还是嫌院门窄啊?好多人都这么觉着。其实没关系,你喜欢什么样的拆了重盖呗。反正你也不差这点钱,你那收回来的俩院,不已经找人打算修缮了嘛。这与你还不是就手的事儿?大不了,我们给你派人弄弄,你给个工本费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听,这不是错把冯京当马凉了嘛。>
整个一猴吃麻花满拧啊!>
拆院门?>
我爱护还来不及呢!>
这么独特的,带着皇气的如意门哪儿找去!>
宁卫民不免有些哑然失笑,赶紧点头称是。>
“是是,好说,都好说,那咱里头走。”>
结果迈步刚上台阶,他就又愣住了。>
因为按照普通的四合院制式,院门通常都修在整个院子的东角之处。>
然后往往根据东厢房的山墙做个门内一字影壁,俗称座山影壁,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影壁是四合院大门内外重要的装饰墙,>
尽管实用功能不能与大门相提并论,但对于大户人家来说不可或缺。>
它不但可以美化大门入口处,还可以遮挡外人的视线,使得外面来人不能对院内景物一览无余,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主人居住的私密性。>
那么很显然,直接凿刻在厢房山墙上的影壁,自然会借用山墙的墙体加墙帽做图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