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www/wwwroot/9/www.wokanshu.net/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七百八十六章 仍未止步(3/5)_国潮1980_我读书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六章 仍未止步(3/5)

>

虽然纸张不好,底板也是粗针大麻线的糙了点。

但这个只送不卖,更惹人围观和赞许。

这么说吧,这四个摊子与观众互动效果是异乎寻常的好,可谓一举数得。

既赚了钱,得了人场和口碑,还普及了华夏传统文化和审美,成功提升了顾客的购物兴致。

那些老号的书画销售量,几乎能顶他们平日出货的两三倍。

大部分是他们平日里卖不出去的东西,厉害不厉害?

西配殿里的情况比东配殿里还要好上许多呢

因为那边汇集的是珐琅厂、玉器厂、象牙雕刻厂、金丝镶嵌厂,还有宁卫民的东花市料器厂和天坛暖棚培育出来的新鲜花卉。

这些东西比起书画来,当然就更通俗了,欣赏门槛也就更低,更易为游客喜欢。

那些珠宝玉器,金银器皿,宝石盆景里的珍品,就甭说了。

价钱太高,鲜有人买,大家都是过个眼瘾。

可这些厂家比较价廉的一些小物件儿却没少卖。

玉佩、玉镯、玉扳指、玉溜子、珐琅香炉、鸟兽摆件、还有金银首饰。

其中尤以宁卫民麾下的料器产品和天坛暖棚产出的花卉最为热销。

这还真不能说是宁卫民假公济私的结果,主要是这两样东西的性价比太高了。

像料器,明明的原料只是玻璃棍儿,却能做得比玉石更光润。

而且东花市料器厂如今的技艺超过了国营料器厂,仿生技艺惟妙惟肖。

那些料器成品,无论是瓜果花树,还是鸟兽盆景,摆在家里实在是提气啊。

中外人士,谁见了谁喜欢。

再说料器有大有小,有成套的,有单件儿的。

价钱上也就有高有低,选择颇多。

而对于花卉的喜好,更是人类天性中的共同需求。

京城虽处北地,这个年头冬季奇寒,且多风沙。

但也正因此,京城人对春的期盼之情比南方人更甚,全都寄托在了岁首的鲜花上。

在案头摆一盆水仙、迎春或腊梅,是京城中产家庭和富户文人历来的习惯。

尤其京城还是几百年的国都,过去达官显贵乃至宫廷过年,更是会不惜重金购买新鲜花卉。

比如松竹梅同植一盆的“岁寒三友”,玉兰、迎春、牡丹合植一盆的“玉堂春富贵”。

乃至民国时期,清王朝覆灭后的旗族赏花之兴仍旧不减当年。

反而还多了北洋官僚附庸风雅,和外国人群体的特殊消费需求。

这就让京城的花卉种植行业特别发达,冬日培育花卉的技术日益成熟。

过去的京城,周边十里八乡都有靠花卉吃饭的花农,这种技术也一直沿袭了下来。

像天坛园方今年就按照旧日的方法,培育出了许多极具观赏性的品种。

腊梅、碧桃、迎春、瑞香、佛手、香橼、水仙、海棠、子孙石榴、子孙葡萄等各种奇葩异草,碧枝翠叶,姹紫嫣红,令人目迷五色,心旷神怡。

说起来,虽是寒冬腊月,但摆在西配殿里的这些花卉,反而看着比春夏秋三季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虽然宁卫民心知长春那边今年就要坏事,没弄来上千块的君子兰哗众取宠,夺人眼球。

但这些花卉已经足以惹人喜爱,让游客们留恋不去了。

拿子孙石榴、子孙葡萄来说,那些坠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