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金丝网(2/4)
所以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联名合作。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和天坛、区服务局合作的坛宫一样。就像我们和各大美术院校、美协、天坛合作的雕塑艺术展。就像我们和纺织局、轻工局、一些业内媒体合办的模特大赛。就像我们和中芭合作办学,成立的培训模特机构。都是这样的成功例子。”>
“再复杂的行业,只要找对了合作伙伴,也能很容易把事情做成。这就叫强强联手,互补不足。之后大家各司其职,无非是互相监督,怎么分好处罢了。我们这么做,可以最大程度分散风险,获得助力。动用的资源也是最少的。应该是在短期内把触角伸向各个领域,趁着市场空白,占据行业高点最容易,最可行的办法。”>
“有首歌唱的好啊,团结就是力量。在商业上,有效整合企业资源,达成稳定利益同盟,才是最经济,最划算的运作模式。相比起来,想独吞一切好处,各自为战的企业,其实是非常浪费的。商业运作成本绝对比这种合作模式高得多。”>
宁卫民这一番言论把话说的更明白了。>
在目前国内各行各业的商业发展都很原始的情况下,如果采取这种策略,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就能迅速涉足多个行业,实现集团化。>
而公司面临的难题,其实只有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不足这一个问题而已,恐怕没有这么多人去分管这么多的事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怎么能够顺利得到那么多合作伙伴的信任,获得对自己有利的合作条件。>
这或许对别的企业来说是最难的一关,但对在国内如日中天的皮尔卡顿公司,反倒根本不是什么阻碍了。>
共和国的领土,就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会不相信皮尔卡顿公司的实力,会不愿意与之合作。>
哪怕外资企业,其他跨国公司也一样。>
毕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像皮尔卡顿在共和国这么有名。>
毫无疑问,这是在国内发展了几年,有了一定基础的皮尔卡顿跨领域经营尝试的最佳机会。>
宁卫民提出的模式就是牛,完全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至于宋华桂,她要听不懂,那她根本就不可能坐到这个位置上。>
她甚至还由此想到了更多的好处。>
这么干的话,其实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零散的,孤立的个体。>
唯有皮尔卡顿公司自己会成为跨领域,跨行业的一个整体。>
虽然不是垄断更胜似垄断,简直就如掌握了一张亮闪闪,镶嵌了钻石的金丝网。>
而且皮尔卡顿公司才是主导方,根本不虞鸠占鹊巢的危害。>
鉴于国内市场的潜力,用不了多久,恐怕从各行各业汲取营养的皮尔卡顿已经成了大鳄了。>
真要合作同盟内部有矛盾,孰优孰劣还用说吗?>
总之,前景很辉煌。这是一条可以让皮尔卡顿成为国内时尚界沙皇的黄金大道!>
唯一顾虑的,只有国内的环境和政策,究竟允许不允许这么玩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也不是发展初期就要考虑的问题。>
或者说,皮尔卡顿从事的是和时尚有关联的行业,只要不影响国计民生,应该就不会遭到质疑,很容易被政府视为理所当然的发展需要。>
宋华桂顺着这个思路是越想越兴奋,忍不住说,“国内的人工成本最便宜,从我们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再加上你刚才拿威娜公司来举例,考虑到进入共和国的外企基本都是跨国公司,都有成熟的商品。这是不是可以说?相对于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