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宫邮市(4/4)
里谈正经生意的权力和机会。>
可事儿办到了这份儿上,还是不能一马平川。>
因为这帮蘑菇队会散消息啊,用不了多久,这帮人就把京城人的信息和底细传给他们市场里的熟人了。>
再加上津门人的各色,这地方和哪儿哪儿都不一样。>
大多数的地方都是看着穿着好的,有派的,捧着拍着哄着,唯恐不跟自己做生意,唯恐不能长期合作。>
津门人可不是,这儿的人不崇拜贵族,不宠着明星,也不买有钱人的账。>
只以平民意识对待世界,最烦充“大尾巴鹰”的。>
绝没有一个大款能在津门飞扬跋扈的,这里专宰有派的,专宰穿的好的。>
你看着越优越,越显摆,津门人越不会放过你,能宰你俩绝不饶你一个。>
而且只图眼前痛快,哪那么多以后啊!谁知道以后什么样?>
所以齐彦军他们在这儿抛货,那憋屈急了,用津门话说叫“囚闷”。>
要有一比的话,大概跟电视剧《大宅门》里白景琦在济南当棉袍的遭遇类似。>
问的价,只有一家比一家低的,绝没有一家比一家高的。>
作为京城人的角度,齐彦军他们是死活想不明白,怎么有时候开始聊得好好的。>
怎么一进餐馆一喝酒一摆席一谈长期合作,反倒坏事了,价又重新往下杀了呢?>
津门人就跟都受过统一排练似的,总是笑眯着眼睛,统一口径的在反悔的时候说,“您几位还在乎这点儿吗?您几位都是京城大老板,这对您来说算什么呀,您能把这点儿事当回事吗,说出去都没人信。”>
总之,在津门的几天里,这四个皮尔卡顿的高管心里的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啊。>
最终的结果,他们用差不多一万版的鼠票套出了九十二万的现金,远比他们预想的八折价格要低得多。>
以至于他们回京的时候,切齿之痛油然而生,一路上都在火冒三丈的骂街发泄。>
骂一宫市场卖价高,收价低,难以想象的黑。>
骂津门的路是歪的,所以这里的人和这儿的路一样,都心术不正。>
甚至一起发誓永远再不来津门做生意了。>
说实话,他们不是不能接受在津门被人当瓜切了,关键是他们输的不服气。>
四个人加起来会三门外语四种方言,可还是说不过津门人。>
谁都没想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怎么就被津门人三绕两绕,就稀里糊涂地缴了械。>
不过,好的一面是,战术上输了,战略上还是赢了。>
1985年5月的一宫邮市就像一口大锅,里面热气腾腾地煮着饺子。>
下面大火正旺,不缺柴火,上面汤水已开,不停地有新的饺子争先恐后地跳进去。>
没有任何间隙,脚无立锥之地说的就是这里,所以套现是有市场基础和充裕资金支持的。>
毕竟他们还是听宁卫民的话,带回来了大笔的现金,再往后谁乐谁哭还说不准呢。>
而且他们也通过这件事懂得了做市的不易,真干和眼看是两回事。>
也就理解了宁卫民急于套现的心理。>
更佩服宁卫民运筹帷幄,牢牢的掌握着市场,能把大家的财富滚雪球似的做到这个程度。>
真有本事!>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sodu777.)国潮1980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