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第一人(2/3)
《散文》和《词刊》两本杂志,就答应为他刊登广告。>
这样等于十月份就有了三家杂志社,为他的业务在全国的大江南北做推广。>
只不过人家的要求是必须一连做三期才行。>
那么两家加一起是差不多得交八百块,也就意味着宁卫民需要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
他大致算了算,自己从古四儿几个身上收回来二百六。>
再加上前后收到了六十多封信,敛在一起有三百二三的。>
而自己刚到手的一个月工资,还得用来保证日常开销。>
那么他手里其实能动的钱也就不到六百。>
可好就好在,家里这边还不断有信寄过来,这业务变现能力很强,变现速度很快。>
真把广告打出去,恐怕用不了几天就能填上这个窟窿,>
也就是说,他只把备着趟鬼市的钱拿出来暂且周转一下也就成了。>
于是这次他没犹豫,不但干净利落脆地把这钱掏了。>
而且还专门利用职务之便,以一个杜撰的人名“古岳”的身份。>
用每天六元的价格,包下了重文门旅馆的302房间,作为能够摆在明面上的收信地址。>
只是一个月就又多了一百八啊。>
这是个什么概念?>
那就是相当于米晓冉或是宁卫民的仨月的工资呢。>
为此,米晓冉是大吃一惊啊,彻底刷新了对宁卫民的认知。>
因为自打她懂事儿以来,就没见过身边有一个人能干这样的傻事,愿意白白扔掉这么一大笔钱的。>
是,有了这个地址,她代宁卫民收信是免得为难了,几乎变成了可以光明正大的事儿。>
可问题是这代价也太大了点。>
一百八啊,真有这个必要吗?>
这笔钱如果能留手里,买什么不行啊?>
所以她实心实意的劝过宁卫民。>
说自己可以小心些,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倒是很替宁卫民担心,怕他万一租了房间,要是来信的人没那么多又该怎么办?>
没想到宁卫民压根没含糊,对她说,“你就甭杞人忧天了,我心里有谱。你想啊,每天只要有一封信,旅馆钱就差不多出来了,我怕什么?我要的只是闷声发财,减少没必要的麻烦。当然,你要是想明白了,愿意从中分一份,我们倒是可以谈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米晓冉也就没法再劝了。>
不过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宁卫民这一决定实在是非常明智。>
因为与家里那头收信日益减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十月中旬开始,新的广告一展现出效力,重文门旅店这块儿的来信,就堪称是爆发。>
第一天就高达七封。>
然后第二天就是十三封。>
第三天二十封。>
第四天三十封……>
直至四十分五封达到了峰值,随后才开始逐步回落。>
但也稳定在三十封左右,就不再降低了。>
这么高的收信量,那几乎是把旅馆日常收信翻了一倍,有时候还不止一倍。>
要没有这个房间打掩护,没有这个虚构的客人“古岳”当伪装。>
哪怕米晓冉有职务之便,也不好把这么多信都压在手里,等见到宁卫民再给他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