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小团体(3/5)
龙鱼。>
但幸运的是,最稀有的蓝龙和红龙都保住了,金龙和银龙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宁卫民得知这个喜讯,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啊。>
和别人不一样,没人比他更清楚这些龙鱼日后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
如果说当初京城七十年代刮起来的热带鱼热,只是一种从众心理作祟,煽乎起来的大众消遣方式的话。>
那么到了九十年代,整个内地再重新兴起的龙鱼热,就是典型带有投机性质的炒作了。>
从南方流到北方的龙鱼,那价格高得能令人匪夷所思。>
整整十年的黄金期,比邮币市场的炒作的高度还能让人上头呢。>
就凭古四弄回来的这些鱼,就凭这个年代绝无仅有,自己手里掌握的龙鱼繁育技术。>
宁卫民绝对充满信心能把这十几条龙鱼给繁衍出成千上万条来。>
那弄不好整个九十年代,整个北方的龙鱼行情就能抓他自己的手里了。>
顶着个“龙王爷”的名号,暗中操作龙鱼的行情不也挺美的吗?>
想到甚至不无可能,他反过来能把龙鱼从北向南输出,就更有一种打破世界规则的快感。>
这就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
另外,从个人喜好上说,他的满足感更大。>
原本他就喜欢养龙鱼。>
这种鱼体型优美,又有灵性,传言还能旺风水,逼格彰显满满。>
可上辈子,像蓝龙和红龙这种高端品种,他只能看看,摸不着边儿。>
一是他不够款,买不起。>
二是从内地兴起龙鱼热,把价格炒上天后,当时人工繁育技术还未成熟。>
许多龙鱼的产地都把这些珍稀龙鱼定为受保护动物,是明令禁止出口的商品。>
他是2010年从养银龙鱼开始入门的,后来顶多也就养了一对金龙。>
结果这辈子好了,居然早在1985年,古四儿就替他把如今南方市场上能见到的龙鱼品种一网打尽了,让他成了当今的京城玩龙鱼的第一人。>
别说他自己能随意摆弄这些珍惜品类,可以挪入自家私室随时欣赏了。>
真要是把这些龙鱼繁育出一批来,就连马家花园和坛宫饭庄也可以放上几缸,增加些富贵神仙气,好让客人们一饱眼福呢。>
这就是他和别人在虚荣心上的区别。>
在别人对于几千块机趋之若鹜,对价值数千元的电子产品肆意追逐的年代。>
他喜欢的玩物却是日后能卖出几十万一条的“龙鱼”。>
琢磨的是如何创造一股养龙鱼风潮,拉动一个大有前景的水族产业上。>
这让人怎么说呢?>
只能说人和人是有莫大差距的。>
他宁卫民随便迈出的一小步,就是别人骑上十匹马也难以追上的距离啊。>
无独有偶,在玩鱼的古四儿献宝之后,废品大王孙五福也给宁卫民送上了一份大礼。>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孙五福送出的这份礼物,他自己可并不知道。>
而且居然是当成自己的过失主动跟宁卫民来请罪交待的。>
还满嘴的自责,满心的愧疚呢。>
敢情去年春节后,孙五福从老家带来了几个后辈子侄后。>
他就像当初宁卫民教他怎么干似的,也手把手教这些年轻人,如何按要求操持旧货回收的活计。>
原本指望着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