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收获满满(1/5)
这一趟小酒馆不白来,宁卫民绝对是收获满满。>
实事求是的说,无论是大酒缸的经营状况,还是张大勺给出的建议,都让他受到了极大启发。>
这天回去之后,宁卫民的心头是别有感触啊。>
甚至都过了好几天了,他还依然在反复消化着这一天的所见所得啊。>
首先他是觉得这京城独特的酒馆太有意思了。>
实际上他和张大勺坐在一起没喝多久,也就刚刚把一杯酒喝完吧。>
差不多就有顾客登门了。>
那是三四个上岁数的老人结伴进门,嘴里都是一个腔调。>
“掌柜的,毛三,来一个。再来个豆豉豆腐。”>
“掌柜的,毛七,来一个。来盘炸花生米。”>
大酒缸的酒论“个”,一个就是一杯,一杯就是一两。>
毛三和毛七,则是烧酒种类。>
散装二锅头一毛三一两的叫“毛三”,一毛七一两的叫“毛七”。>
而接下来,都到不了十一点半,整个酒馆就爆满了,几乎全是这样的酒客。>
别说那正中间的六个大酒缸了,连酒馆周边贴墙的几张八仙桌也坐满了。>
真等到了正午,好,连想拼桌儿都没地儿了。>
而且直至下午一点,在店门口儿排队的人始终都有。>
为什么这么热闹?>
怎么这大酒缸就这么受顾客的欢迎啊?>
都不用谁来告诉宁卫民,他凭自己一双眼睛就能看明白。>
最重要的一个理由——这个小店儿的性价比高啊。>
既能解馋,还能管饱,而且好吃不贵,那谁不来啊?>
别忘了,张大勺的小菜儿可是能让人流口水的珍馔,那是让人 的东西。>
而且康术德卖酒不兑水,斤两也足实,喝酒的人对这样也很在乎。>
再加上灶头上那张师傅地道的山西刀削面,还有在别处已经吃不到的京城烂肉面。>
这总共五六毛钱就能让一个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的地方,满京城哪儿找去?>
更别说这儿的气氛也好啊。>
这里并不是看人下菜碟的地方,穷人进的起,富人不跌面儿。>
而且不同于饭馆子都闷头儍吃,各桌客人没有交流,在这酒馆里,各桌的客人是能够一起聊天的。>
因为来这儿的酒客基本上都是住在附近的主儿。>
互相本就是熟脸儿,酒杯再这么一端,再没有不开面儿的了。>
随着一口酒一口酒的小抿着,山南海北,天上地下,云山雾罩,一通神侃,个个如同神仙。>
就在大家伙嘻嘻哈哈逗闷子里,在恍恍惚惚的酒酣心热里。>
什么忧愁烦恼,什么恩怨情仇,都被酒给冲得没了影儿。>
尤其康术德还是一个能说会道的掌柜,时不时总还跟客人说笑,酒馆里就更是笑声不断。>
比方说吧,遇到这么一位年岁大的客人落座,冲柜上要东西。>
“掌柜的,来个毛三,一碗面”。>
康术德也许就会用特别的方式跟后厨打招呼。>
“张师傅,来一碗牛头马啊”。>
然后把酒打好给伙计,让方滨端上去,他兴许还会站在柜后跟客人再逗上一句。>
“这位,您的六七八来了”。>
这样的话呀,叫做“借词点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