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两种手段(2/3)
良久,才隐约猜测到,为何每次战争都不见道家高人、神秘异人亲自参与到战场之中。>
而等到太平年月,又有着许许多多的牛鬼蛇神冒出来。>
你说他们没有本事,还真有。>
你说他们既然有本事,却为何不去为国为民出力?>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吧。>
是杀生太多,有伤天和这种套话,还是独特的一种因果机制在设限?>
是借用天地之力,就不能杀戮天地众生,还是不能亲手杀人,要转过一道手,去达到某种目的。>
更或者说,以超凡对超凡,就没有限制。>
以超凡对凡俗,就有因果。>
因果是佛门提出一套解释方法,杨林对佛经不了解,并不明白因果机制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
但是,他修习长生诀,里面倒是有着种种对天地的独特理解……>
天下众生这个概念,在天地的眼中,其实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并不单指华夏人,也不单指人类。>
所有品类,都是天地的组成部分,无分彼此,没有亲疏。>
毁灭众生的行为,做为一个亲近天道,修行天地清气正气能量的问道之人,肯定是不合适的。>
这种毁灭性的行为做得多了,就会让自己迎来反噬。>
“毁灭越多,离道越远,再想超脱就很难了。”>
古籍传说之中有“三灾九厄”之说,就是指问道修士,在修练路途之中,沾染了红尘之后,做下的种种不合适的行为,从而迎来的天地反扑。>
这不是考验,而是惩罚,是一种气机的平衡。>
是天地自然而然的杀毒机制在起着作用。>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杀凡人了呢?杀了就会影响到修行?>
这束手束脚的,谁能受得了……>
修来修去,反而修得自己不得自由,不得畅快。”>
一念及此。>
杨林就发现,自己想的其实还是不对。>
不是不能杀凡人。>
而是不能大肆放手杀“无辜”的凡人。>
这个“无辜”与“罪恶”,偏偏由不分善恶的天道来判断,并不是以某一国,某一人的自我主观来判断。>
这才是修行人士最应该禀持的善恶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道门修功德,佛门斩业障,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一句替天行道,已经揭示了某种规律。>
大家都懂,只不过,没有谁太过在意而已。>
“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这种提法,就看得很真切了。>
只要为天地护生,比杀生要多,这笔帐对天地来说,就是有益的。>
这个修练人士就是益虫,不会受到反噬,反而会受到奖赏。>
所以,想杀谁就杀谁,你杀人是为了救人,斩的是坏人,是业障……>
为了防止理解有误,最好,是在对方正在作恶的时候,就动手开杀。>
善恶抵消之后,天地印证,煞气不再缠身,那就是没做错事。>
而道门修士呢,除了清修这种不染尘埃、不沾是非的偷懒做法,就要修功德。>
只要救助更多的人,包括各种生灵,偶尔出手杀一杀祸乱的源头,比如一些大魔啊,凶徒啊……>
两方比较起来,在天平上面称一称重量,救的生灵越多,功德就越大,对天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