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在路上(4/4)
呢?>
总归还是要管的吧!>
不只是青楼妓馆,那些京口的小商小贩也看到了巨大的商机,纷纷把自己拿手的玩意都拿了出来。>
是什么?>
自然是那些作战用的简单工具,还有替换的衣物,甚至是现成的火舌子。>
这些东西能畅销,主要是依靠着这个时代的军队后勤制度。>
因为财力有限,亦或者是很多士兵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缘故,从很久很久以前,军队的后勤保障就需要来当兵的普通百姓,自己承担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上级给你的不多的军饷之中,还有一部分要用于个人支出。>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比方说冬夏替换的衣物,这个朝廷就不会管,都是你们自己来想办法。>
有家庭的呢,自然就不用说了,都是家里的婆娘给一手包办了,入伍之前带上,可要是没有婆娘的呢,那就需要自己买布,找人来做好,这就牵扯到一些专门是供给士兵的后勤装备了。>
而且,古代当兵实际上装备压力是比较大的,换洗的衣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像是那些随身的兵器,甚至是挖壕沟的铲子,都需要士兵自己准备。>
要是有现成的还好说,没有现成的,可不就是要买吗?>
这些都是自己开支,朝廷才不会管。>
朝廷负责的后勤辎重这一块,主要针对的就是战场上将士们所需的兵器,弹药,还有粮食。>
这些都加起来,开支当然也不算小,但是,士兵们的负担更重。>
对于王谧来说呢,他统领的北府兵,负担还是要小得多的,火药、火炮这些兵器,因为都是热兵器,普通的士兵也没有制造的可能,也没有地方买去,只能是北府全权包揽,这为他们省下了好大一笔钱。>
除此之外,北府兵的军饷也相当的高,经过了刘穆之精准的测算,足够他们日常开销再加上购买装备的了。>
况且,北府的军饷可是按月发放,基本上,如果一个士兵不乱花的话,他是肯定有结余的。>
那么,这样一来,等到大战开始之前,拿出以前的结余来购买装备,也是没有一点问题。>
至于那些有问题的人,就不是琅琊王管得了的了。>
那是他们自己挥霍无度,这种人,不管使用哪一种发薪方式,只要是钱一到手,都会花光光的。>
他们根本就没有长远的打算,也没有计划可言,给多少,花多少,至于以后,谁知道呢。>
反正总是有办法活的。>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