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戒备(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看得出来,小向对竹林寨也有几分生疏。 毕竟他不当猎人好多年。 以前也是跟着父辈来竹林寨,一个十几岁的后生伢子,啥都不懂,“对外交涉”这样的事情也轮不到他。 所以,他跟竹林寨的人也没打过多少交道。 “找他们村支书或者村长。” 陈予权低声提点他。 竹林寨虽然偏远,但村落规模不小,基层组织肯定是早就建立起来的。后头乡不会允许一个“化外之地”的独立王国存在。 小向点了点头,向旁边一户人家问路。 好在语言是通用的。 甚至陈予权也能听懂一部分。 竹林寨这边使用的,也还是静西语系,有点和山城语系类似。 小向毫不犹豫地向村民表露了陈予权和卫汝嫣的“身份”,果然起到了应有的效果。村民的态度为之一变,虽然还是带着戒备之心,却指点了前往村支书家里的路径。 建在山坡上的村寨和建在平原地带的村寨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是各个民居之间都相隔着一定的距离,最多也就是三五栋木板屋或者竹楼聚集在一起。 不像平原地带的村寨,各类民居前后相连,鳞次栉比。 整个村寨前后延绵出数里之外。 三人又沿着狭窄的山间小路走了十来分钟,才终于抵达竹林寨的中心地域。 一处相对宽敞的山间平地。 聚集了最多的木板屋,围成半圆,中间是一大块空地,可以看作是竹林寨的“广场”,年节时候应该是在这处广场聚会。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村支书的家就在半圆的正中心处,倒是很符合他在村寨里的定位。 不过同样是黑乎乎的木板房,又破又旧。 并不是外人想象中的“金碧辉煌”。 到目前为止,陈予权就没在竹林寨看到过任何一栋砖瓦结构的房子,全都是木板屋和竹楼。相比之下,木板屋还算是比较“高级”一点的,竹楼实在太过简陋了。 这处中心地域全都是木板屋,没有竹楼。 由此可见,这里集中了全村寨的“富裕阶层”。 天色已经完全黑透,各个木板屋里都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已经是阳历十二月份,山里气温远比平原地区要低得多,所以屋子外边看不到什么人,大家都躲在屋子里,估计火塘都已经烧起来了。 一行人的脚步声并没有惊动屋里的人,大家连多往外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毕竟没谁想到,这大晚上的,还有外人进村。 “你们……” 当陈予权一行三人出现在支书家里时,那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满脸讶异。 倒是穿着四个兜的“干部服”,只不过已经洗得发白,但气度上和普通村民还是有所不同,自有一番威严。 “你好,石支书,我们地勘二七六队的,到这里来搞地质勘察。我姓陈,这位是我的同事,姓卫,这是小向!” 陈予权主动介绍自己,却并没有掏出证件来。 假的就是假的,瞒得过小向,未必瞒得过石支书。 不管怎么说,陈予权觉得一村之长多多少少总是见过些世面的。万一从证件上看出什么问题,不免横生枝节。,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其实这还真是陈予权多虑了。 石支书的见识,不见得能比得上小向。 因为很明显,石支书压根就没有要看证件的意思,直接就相信了他的言辞。毕竟陈予权和卫汝嫣一看就是大地方来的人,那气度完全不一样。 不要说偏地山民没法比,就算是后头乡的干部们,也一样没法比。 但石支书不怀疑他们的身份,却未必就欢迎他们的到来,陈予权在石支书眼里看到了十分明显的戒备之意。 这让陈予权感到有些费解。 照理,这种贫困山村的人对外界来的人应该是比较敬畏才对,尤其是干部。每年都要给他们村里拨付不少的救济款和救济粮。 不过,陈予权脑海中随即灵光一闪:也许,竹林寨中被拐卖过来的媳妇不止一个? 这么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贫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