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60章 挖墙脚(2/2)

,基本都能拿下,就没几个妹纸能抵挡得住陈总那“该死的魅力”。  但资深技术人员,着实不好挖。  搞技术的,通常都是死脑筋。  覃海燕跟他聊了很多。  这还是他们认识以来,陈予权第一次主动给覃海燕打电话,要说覃总心里没有半点波澜,当然是不可能的。  正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陈予权这样年少多金,气度超然的型男,也是无数女性的梦中情人。  对覃海燕那些题外话,陈予权一概当作穿堂风,不怎么放在心上。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他真正关注的重点,是覃海燕跟他透露的一个秘密——现阶段,国有企业基本上没有任何防人之心。  覃海燕自称是来自静江省的大老板,得到了白酒厂的热情接待。  毕竟这个时间段的某品牌白酒,远不到后世那么牛逼轰轰的程度,最高档的白酒,出厂价也就是几十块钱,市场零售价一百二十八。  更没有出现一瓶难求的现象。  基本上还是卖方市场。  所以覃海燕这样的大老板,酒厂比较重视。  甚至在覃海燕的要求之下,还带她参观了生产线,连最机密的“窖藏”环节,都没有隐瞒她。  当然了,覃海燕的外表也带有很强的欺骗性。  这女人尽管年过三十,却天生一张娃娃脸,笑起来特别亲切,给人一种很单纯很天真的印象,自然而然的对她放松了警惕。  覃海燕很容易就接触到了酒厂的资深技师,随后用“砸钱”的方式,轻轻松松就将三名技师搞定了,屁颠屁颠地跟着他跑到青峰来“赚大钱”。  听了覃海燕的描述,陈予权不由得轻轻拍了拍额头。  怎么把这茬忘了?  没有经历过后世惨烈无比的商业大战,现阶段的著名企业,确实缺少这根弦啊。  不过为了挖到这三名资深技师,覃海燕真的下了本钱。  以至于这三位的工资都是单列的,直接从“燕山投资”的财务上走账,压根就不通过酒厂财务室,免得泄露了机密,引起酒厂其他职工的不满和反弹。  而今天,就到了验证这笔“投资”是否值得的时候。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