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四章 日常(1/3)
绥中是县城,不是多大的城市,总人口五十五万,面积2780.26平方千米,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东邻辽东湾,地形平坦开阔,交通南北发达,五十多万的人口也足够提供低端劳动力。
王言所需六百平方公里,差不多九十万亩的土地。当然实际占用的耕地肯定不是那么多,但绥中多数都是农村,村周围全都是耕地,占用的耕地其实也不是少数。
不过这不是王言考虑的问题,毕竟国家都同意了,他管那么多干什么。
想了想,王言把平板电脑递给赵阜,说道:“绥中没问题,交通还算便利,东面还临海,整体来讲还是十分不错的。初步来看,我觉得六股河两岸这块地就可以,北边应该是属于兴城的吧?这个麻烦赵总再沟通一下。不过先不忙着圈地,这一次国家支持大,基本上咱们要哪就给哪,所以这个不着急。
既然选了地方,那我们就先把规划做出来。拿着规划去圈地,更方便一些。所以就不麻烦葫芦岛和绥中的领导过来了,等规划做完了,咱们去一趟实地看一看。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占地的那些人民群众,是政府先征,还是我们自己征?地钱又怎么说?”
兴城也不是什么陌生的地方,在明朝,那叫宁远。王某人曾在宁远城头抡过刀片子的,曾为袁督师麾下小兵。
赵阜说道:“算绥中政府的,他们负责动迁事宜,我们一分钱不用出。只不过对于动迁的人民群众,我们以后后要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而且要在占地之前就把这件事落实。毕竟都是庄稼人,占了地就没了营生,这是我们公司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王言点了点头:“总区的建设,全都是国家垫款,我们手里没钱,但是以后肯定能赚出来。地方政府负责动迁,肯定也是举债,最后也是转嫁到其他人的头上。所以我的意思是,地就算当地政府赞助的,征地的钱咱们出。
现在是五月份,到秋收之前有四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的时间中,当地政府要做好动迁的统计工作,公安部门要严打当地的流氓、黑社会。对于动迁群众的安置,当地政府要拿一个章程出来。
我们可以建厂安置动迁群众,这是我们的责任义务,但我们是高新技术产业,要安置那么多的人肯定还是要靠低端制造业,这方面的盈利我是不看重的。赚多少无所谓,甚至一个厂子一年赔上千件出来,但综合各方行动,落户绥中的消息也算是大范围的公开了出去。
想瞒着也不行,因为在王言同其他人谈规划的时候,绥中、兴城两地政府已经锁了户籍,想外迁的同意,想进来的不行。同时葫芦岛的公安干警也下沉到了两县,开始针对性的扫黑除恶,清除乡里之间的流氓混混。
虽然具体的占地范围还没划定,但大体位置是定了的,就是六股河两岸的临海地区,包括东新庄、小庄子、塔山屯、小庄子等几个镇。在国家先期派驻的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在辽省政府的指示下,在葫芦岛政府的领导下,在绥中、兴城两地县委班子的身体力行之下,轰轰烈烈的开始细致的进行田亩清查,房屋丈量等前期工作。
王言也没瞒着员工,发了内部信,说明了以后公司要落户绥中,并且大致的说了一下规划,表示公司的大部分业务都会搬到北方,并且预计两年后,初步的搬过去一批人,同时表示尊重所有员工的个人意愿,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这是肯定要告知的,而且他以后再招人,也是要说明白的,可能人家就不想去北方等等,不能骗人家。
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会明智的选择跟着公司北上。毕竟像龙腾这样待遇的公司又有几个?别说各种大厂,各种的五百强,就是国企也比不过的。
待遇问题不说,只说工作安排,不求饱和工作,不考,没有开不完的会,更没有个人写不完的工作日报、月报、季报、年报。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