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5章 赵桓的决绝(2/4)



所以才有义士结成一片抗击金人。

可山东之地乃是因为我等....我等这些年苛捐杂税过重,这没有办法才只能出此下策,一反了之。

还望陛下莫要动怒,只有稳定天下才能反攻金人。”

“山东的叛乱,就不能先放一放么,只要朕能够支援河东路,同时调河北路宗泽回军,会师勤王而来的王渊等将。

这河北路便是保不住全部,也能保住一方百姓啊。”

“还请陛下莫要动怒,就以现在的消息来看,山东之地临沂叛军武胡此时已经用兵数万,乃是山东赫赫有名的贼首。

除了武胡之外,现在用兵上万的还有沂州徐进、青社张先、水鼓刘大郎、望仙高托山、集路贾进、莒县徐大郎、东海张夔等部。

他们每一个都有上万乃至数万兵马,甚至最多者有十余万之众。

只不过因为那武胡当年乃是我大宋之将,麾下的兵马本就是山东一代的骁勇之军,这才成了大患。

而且不仅如此,济南知府刘豫乃是先帝任命,当年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被朝廷委任济南知府之后就更是胡作非为。

如今更是趁着山东大乱直接聚众自守,已经脱离了朝廷的控制。

现在山东各地,已经练成了阵势,我大宋的粮秣辎重根本到不了开封,更不要说河东路与河北路了。

勤王大军甚至都被拖在了山东之地动弹不得。

宗泽将军的求援书信,救援河东路的种师中将军的索要粮秣,现在我们全都给不了!”

听着这些事实,赵桓明知道这是真的,可是心中只感觉到了阵阵的心寒与绞痛。

什么叫做幸福与意外谁也不知道何时先到,这就是。

“为何不早日告诉朕?”

“陛下见谅,我等未能早说,一是因为这消息本就来的不早,我等也是最近才知晓,种老相公甚至都只知道一个大概就发生了这件事情。

其二就是...陛下当初地位不稳,若是说了,我等也怕陛下临阵退缩。”

这话说得,真他娘的脆生!

赵桓真想朝着赵鼎破口大骂一句,"你们猜的还真准!”

现在的赵桓就真的想要退缩了,他真的觉得,就这局势还怎么救,救个屁!

要兵没兵,要粮没粮,要什么没什么,他要是刘秀附体,一颗大陨石下来砸死这群龟孙也就算了。

可惜他不是!

“陛下,如今我等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只能想想日后了。”作为大宋的肱骨之臣,作为满腔抱负的大宋俊杰,赵鼎说出这句话来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的难受。

“若是此时抽调王渊和河东援兵进入山东之地,平定叛乱呢?”

万不得已之下,赵桓并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他再次挣扎了起来,但是刚刚说完他就后悔了,因为历史上的赵桓就是这么干的。

调河北路大将王渊配合上名将韩世忠一同去平定山东叛乱。

然后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韩世忠用最快的速度平定了山东的叛乱,但是河东路仍然因为补给不够,支援不及时选择了撤退。

大量的兵马进入了开封之中,不但增加了开封的压力,更是直接舍弃了整个河东路。

没有援兵,奋战到最后一刻的折可求实在是接受不了所有人将他抛弃的这个事实,只代表自己选择了投降金国。

太原王禀奋战到了最后一兵一卒,太原几乎成为了一座死城,被金人攻克,枭首示众。

河东路沦丧之后,河北路也同样没有生机,最后山东之兵纵然平定,诸多勤王之师也都汇聚到了开封之中。

但是兵马参差不齐,想要死战的和想要投降的一样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