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五章 李元魁的投名状(4/4)

简称‘军情司’,连明廷那边都知道大楚帝国有个类似厂卫机构‘军情司’,该司探子办事手段极其凶残。

军情司,乃是大楚帝国里最早设立,也是目前帝国里规模最大的情报机构,目前专司明廷方面以及周边其他敌人的各种情报,尤其是军事情报的刺探,同时也负责暗杀,收买拉拢明廷文武官员等业务。

之所以说军情司是最大的情报机构,而不是唯一的,那是因为大楚帝国里还有其他四家情报机构。

其中规模仅次于军情司,同时也是权力可以说得上是最大,并且拥有执法权的情报机构,自然就是翰林院内务科,又称之为‘翰务科’,该科专司对内反间谍,监控百官等对内情报业务。

不过这个机构非常特殊,因为该司业务范围很广泛,并且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要是威胁到罗志学统治的事,那么他们理论上都可以插一脚……再说了,虽然大楚帝国还没有攻占金陵城,但是金陵城也是华夏的一部分啊,他们翰务科提前派人过来打前站也不过分吧……

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和专门负责对外情报事务的军情司产生冲突,而且冲突还不小。

毕竟在军情司看来,翰务科捞过界了。

此外大楚帝国里的情报机构,还有商贸部调查司。

不过这个商贸部调查司规模就比较小,而且业务范围也比较小,其最大的任务就是掩护、保护商贸部的外部战略物资采购渠道,丰和商行运营的长江通道,就少不了商贸部调查司的探子们在进行保护。

因为在外部活动的原因,也会顺带收集其他一些情报资料,不过因为自身业务的倾向,因此收集的更多的还是一些经济类的情报,顶多就是顺手收集一些明廷官场上的动向之类的。

最后还有海军情报处,这个海军下属的情报机构,规模也小,并且专司海军自身的情报收集,主要刺探方向是明军水师,嗯,近期他们往郑芝龙麾下的船队里送去了不少的探子。

至于早先还承担了监察百官职能,勉强算得上是情报机构的督察院反贪局,现在都已经直接公开化,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了,专司反贪业务,基本和情报机构不搭边了,自然不可能派人到金陵城来。

因此目前大楚帝国里正式的情报机构,目前就这四家,参谋部军事情报司、海军情报处、翰林院内务科、商贸部调查司。

而这四家情报机构,虽然业务范围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但是因为金陵城的特殊性,所以基本都是早早就在这里设立了情报站点。

如今,这四家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是齐齐汇集在这座不起眼的酒楼背后的民宅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