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九章 迫击炮(3/6)

术,同样可以轻易的移植到后装线膛步枪上。

最终搞出来了十八型步枪,一款采用旋转后拉机前段闭锁,发射全金属子弹的单发后装线膛步枪,从三十年研发出原型枪,三十一年小规模生产,三十二年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装备,并参与了中南半岛一系列战役,表现的相当出色。

其产能攀升的也非常快,等到承顺三十九年的时候,各子型号已经累计生产一百四十万支,不过依旧没能完成陆军的全面换装。

陆军里还有相当多一部分的二三线部队还在用老旧的前装线膛步枪甚至火帽击发枪呢。

陆军方面是想要把全军正规军都完成后装线膛化的,可惜军队规模太大,而军费也有限,同时很多一些看似旧式的步枪,比如后面生产的二十三年式最后改进型的以及十六型前装步枪也没用几年,总不能直接就扔了不是。

所以这种换装速度看似大,但是依旧要持续很多年。

从三十年开始,到现在也持续了九年之久,这么长的装备使用下来,也陆续发现十八型步枪的一些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

预定管内弹仓就是一大重要改进,但是负责改进的河北武器公司却是直接搞出来了盒式弹仓版本的二五步枪。

说实话,陆军对这玩意其实并不满意,认为这玩意的下突弹仓将会严重影响到士兵的战术动作,而且很丑……只是迫于无奈才下单装备使用,就想着先拿这玩意过渡几年,然后等到先进小口径连发步枪弄出来后,直接一次到位进行全面的换装。

这种情况,和当年陆军想要十六型前装线膛枪,嫌弃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差不多……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生产两百多支成为大楚帝国里的一代名枪。

很多时候,现实发展都和陆军想要的不一样……

二五步枪,不出意外的话估计也能量产上百万甚至更多,和十八型步枪一起对陆军进行全面的更新换代,彻底完成后装线膛化。

很快,河北武器公司只用了一个月就对天津枪械厂的几条十八型生产线进行改进,并生产出来了第一批次的三千支二五步枪,分别交付给近卫军以及陆军。

这一批二五步枪将会进行各种大规模的装备测试,并根据新枪制定各种枪械的保养,操作,战术方法,为后面的大规模装备使用奠定基础。

其中有一批几百支还被送到了印度战场,交给了当地驻防的一个步兵营进行换装使用,直接进行实战测试。

而一系列的装备乃至实战测试中,效果非常好,至少近卫军那边是非常满意的。

二五步枪延续了十八型步枪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特点,并且在枪管工艺上进行了升级,防锈能力更加出色,同时对膛线进行了细微的调整,使得精度更高,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同时使用标准11毫米子弹的时候,也没有发现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整体的枪机乃至枪管等核心结构,其实还是沿用的十八型步枪,变化并不大的,而且通过膛线调整,还解决了十八型步枪枪管容易挂铅的问题。

而生产成本上也没有增加多少,采购价格略有增加,但是增加的不多。

近卫军那边对二五步枪比较满意,直接又增加了五万支的订单,使得总订单达到八万支,其中包括了一万五千支短管版,用于装备骑兵以及水兵。

这八万支的订单,几乎可以覆盖近卫军所有兵力,甚至还有多余作为备用,连水手都能拿一把用。

嗯,近卫军八万多兵力里,可不仅仅只有步兵和炮兵等传统兵种,还有相当大规模的骑兵,甚至还有近卫军舰队……所以近卫军里也有水兵的。

近卫军实际上就是陆海空齐全的综合性兵种,陆军和海军有的他们都有,陆海军没有的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