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65:金仙大觉:生老病死、贫富贵贱(2/3)

结于张献忠发起的屠杀,使得张献忠从此背上了“屠夫”的骂名。在邹君“内宇宙”里凡间那个战乱年代,一个地区的人口减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人为的屠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张献忠虽是“屠夫”,是否应该为四川人口锐减负全面责任?这不是邹君“金仙大觉”目的。

根据《中国人口通史》的资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四川有户籍人口310万,总人口估算为900万。到了清朝初期,四川统计的人丁为16万,但估算人口大约是250万。这就意味着明清之交的四川人口大约减少了650万。张献忠无疑是四川人口锐减的罪魁祸首。

张献忠,陕西延安定边人,西元1630年参加了农民军。和李自成不同,张献忠并没无可靠大后方,并长期处于流动作战中,故总会以烧杀抢掠来充当军队补给。据部下余瑞紫回忆,张献忠军队流传着“早早开城投降,秋毫不动;若是攻开,鸡犬不留”的口号。

早在西元1635年,张献忠攻陷凤阳后在此焚烧寺庙,挖掘朱氏祖坟,将凤阳富户杀得一干二净。1641年,张献忠攻陷鄙阳,将这里的官兵“人断一手”;1642年,张献忠攻陷六安,下令大开杀戒,“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1643年攻克武昌,武昌百姓“或刖手足,或凿目鼻,无一全形者。”武昌百姓要逃走,张献忠下令追杀,导致尸体漂满江面。“自鹦鹉洲达道士洑,浮胔蚁动,水几不流。逾月,人脂厚累寸,鱼鳖不可食。”这说明水火、刀兵、饥馑、瘟疫等凡人百姓所面临之苦难,皆业障,无法避免。

张献忠无法和李自成争锋,也无法争夺江南之地,于是学刘备入川,试图将巴蜀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于是在西元1644年,张献忠正式入川,但屠杀却未能停止。西元1644年六月,由于重庆地方官府阻止兵民坚决抵抗张献忠劫掠,因此,张献忠在攻陷重庆后下令“男女皆断右手”,故《明季南略》记载:“砍手者三十余万人,流血有声。”虽说这个数字较为夸张,但是砍手的事实无法否认。

随后,张献忠又下令将重庆周边的百姓“刳耳鼻,断一手,驱徇各州县”,以此达到威慑四川全境的目的。张献忠攻陷了成都之后,下令屠杀三日。随后,张献忠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大西”政权。为了四川安定,张献忠推行科举制,减免三年租税。但问题来了,要是真的没有了税收,他领导的农民军吃什么?喝什么?考什么与李自成、南明和清军对抗?因此,杀戮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大屠杀过后,张献忠就改为了小屠杀。四川早期的屠杀活动主要记载于明末清初的文人笔记之中,而后期的屠杀才被记载于《明史》。另外,当时从欧洲来华传教的西洋人“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也在四川一带活动,并亲眼目睹了张献忠的屠杀活动。待回国后,两位传教士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载于《圣教入川记》中,而这本回忆录直到西元1917年才被翻译为中文。在《圣教入川记》中,两个“西洋传教士”以亲历者的身份记载了多起屠杀事件,从而填补了明末清初历史研究的空白,算得上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可敬!

张献忠建立大西后,小屠杀没有停止,但四川大规模的战乱和屠杀活动没有了,因此,四川也暂时安定了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兵不甚扰民,民亦入营贸易”的局面。至于张献忠为何要进行小规模的屠杀活动?因为他曾经对外来的“西洋人”传教士说:“四川人民未知天命,为天所弃……今遣我为天子,剿灭此民,以惩其违天之罪。”也就是说,张献忠对四川人的反抗行为进行了报复。

由于张献忠长期以来在四川地区推行了屠杀政策,因此引起了四川百姓更大规模的反抗。当时,张献忠自己认命并派遣手下到四川各地上任为官,“有到任两三日即被杀者,甚至一县三四个月内连杀十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