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章 再次决斗23(3/4)

换上一般的贵族服饰,而后立即将其软禁到了冷宫里面。

之后,王莽便在诸位亲信的护卫下,急匆匆的来到了大殿里,同时,已经为其穿上皇帝的服装以及皇冠。

而王莽的谋士有奖方才的檄文又念了一遍,而后说道:“大家拜见新皇帝!”

此时,整个皇宫,以及整个长安城都已经被王莽控制,所以这些大臣只好跪倒机械的喊着:“万岁!万万岁!!”

既然改朝换代了,肯定是要梗概国号的;于是王莽将国号改为新。王莽早忙着接受汉朝的国家机器,而他的姑妈还在太后大殿里忙着如何给皇帝估计子嗣,让他的大侄子王莽继续辅佐就是。可很快,她发现皇宫以及整个长安城易经被控制,她大感大事不妙!谁感这么大的胆子干?!因为直到现在,皇帝的玉玺还在她太后大殿里。不过,王莽却管不了这么多,因为,整个大汉有他操控。于是,他干脆,利用自己无上的权利,直接上位了。

虽然他手里还没有所谓的玉玺,不过,王莽的能力,大臣们是有目共睹的,于是,王莽宣布皇帝的罪责,自立为帝的时候,大家选择了默认。

就在大汉末代太后王世君在大殿里发呆的时候,他的大侄子王莽,身穿龙袍,亲自来谢罪。王世君看到王莽的一身打扮,终于明白了一切!在怎么说,王世君也是著名的铁腕太后,没想到,他的大侄子葬送了自己一直守护的大汉王朝。

王莽磕头如捣蒜,“请太后降罪!”

王太后冷冷的说到:“你能力超凡,既然冒天下大不为,自个当了皇帝。那你来这里干什么?!我择日自裁便是!”

在怎么说,王世君是王莽的姑妈,所以王莽答应王世君继续享受太后的待遇,居住在太后大殿即可。可是王世君却一直不问王莽具体的事情,导致王莽也无法问他姑妈要玉玺。

可没有玉玺,他到底算什么??干脆王莽向他的手下,使了个眼色,只见一个谋士说到:“太后,既然王宰相已经顺应天命,做了皇帝,请王太后请出玉玺交与新帝,好治理国家。”

王太后一句话也没说,大殿里干戈极了,过了半晌,王太后气呼呼的拿出玉玺,抛向半空,说到:“做你的皇帝把!”

大家一愣,没想到太后会来真么一下,结果,玉玺跌落,摔坏了一角,王莽心疼,命人用黄金补齐。

由于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王莽执政以来,为了获取民心,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要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因此王莽当上皇帝后,企图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念,于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在始建国元年宣布的政策是:将天下田改名‘王田’,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均不得买卖。其后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把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但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在遭到激烈反对后,又企图通过严刑峻法强制推行,使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违反法令而受重罪处罚者不计其数,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