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3章 奥斯曼帝国(2/3)


第三天,上去的是第一天剩下的土司士兵,自然是不如第一天惨烈。

但阿瓦城几乎也到了极限,对方的人就算是轮换,也已经被耗的精疲力尽。

第四天,熊廷弼再次对阿瓦城发动了炮击,这次的时间长达大半天,还进行了延伸射击。

红衣大炮到最后都损毁了十多门,阿瓦城的城墙全都被打成一片废墟,里面的民居也多被损坏。

整装待发的十几万明军正规军出动,骑兵在前冲阵,步军保护这神机营进入城中发起清剿。

谁都没有主意,有几万的明军,从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这场攻城战之中。

麻氏兄弟提着带血的战刀立于蒲甘城头,他们带领三万多军队,一路赶到蒲甘,历经两天的时间攻下了蒲甘城。

阿瓦必破,这是熊廷弼给他们的承诺,既然如此他们为何不敢立下这个奇功,切断阿瓦城的后路。

果然在他们攻下蒲甘的第五天,北方一支残军狼狈的退到这里,正是他隆和洞乌的残军。

被麻氏兄弟哄骗到城下,就送了上万支的羽箭,活捉了他隆,阿瓦城之战结束。

他们打蒲甘的时候,就是骗进去的,抓他隆残部又是采用骗的方式。

熊廷弼对他们兄弟赞扬不已,称赞他们是不世出的帅才。

蒲甘和阿瓦城都被攻破,剩下的事情就是向南直逼洞乌了。

熊廷弼不着急逼迫已经几乎消亡大半军队的洞乌。

而是向木邦和八百大甸等地发动了进攻。

他需要提前布置对大华的防御线。

暹罗和南掌本为大明藩属,但如今都已经成为大华的鹰犬。

不控制住东方防线,大华若是对他们出手,那是防不胜防。

在熊廷弼心中,从来都没将洞乌当成对手,他的对手永远是大华。

向西则是联系阿拉干人,通过他们接触到被打的抱头鼠窜的葡萄牙人。

将葡萄牙人的火器大批的低价收购,反正他们凭借手中的家伙也打不过大华。

郑毅得知以后,也丝毫不以为意,这熊廷弼等人就是太过于小心他这个大华皇帝了。

打洞乌是他提出的,为此又是给钱又是给粮,还给武器装备,怎么还这么小心防范呢?

他没太瞧得上那片地方,目的就是要消耗当地的人口,让大明将汉人迁到西南去生活。

至于几年之后,人口多了他是不是要去占了,那就看他的心情吧。

他要的是沿海地带,只要控制住沿海,大明就是没牙的老虎。

想挥下爪子都得看他的脸色才行,有什么值得小心翼翼的?

他现在关注的是奥斯曼帝国,终于还是跟这个猛兽对上了。

克里木之战,大华亲自出兵,灭掉了克里木汗国。

联合沙厄、阿斯特拉罕掌控北高加索到黑海北部沿岸。

此举极大的影响了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是以奥斯曼大举出兵,希望能够收服克里木一带地区。

奥斯曼帝国源自于中亚的突厥部落,突厥就是当初与大唐打的难解难分的北方少数民族。

被打败后,西突厥迁移到中亚,逐渐的与当地的民族同化,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国家。

其中一个奥斯曼部落迁移到小亚细亚半岛,征服了那里的诸多部落和民族。

看到西边还有个东罗马极为的不顺眼,抡起拳头就将东罗马帝国给灭了。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型帝国。

同时也是在大航海时代,唯一能与西方抗衡的帝国。

若不是遇到大华,他们还有数百年的繁荣时期。

在十五和十六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